中国警察网讯 近日,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的小王在某APP上看到一条免费试吃甜品的广告,看着一张张美味的甜品宣传图,一下子勾住了小王肚里的“馋虫”。小王立马添加了对方的微信,却没想到自己正一步一步向着一个天大的“陷阱”迈进。
微信成功添加后,对方称她不仅得到了试吃名额,还获得了免费抽奖的机会。发来了个二维码让小王添加新的客服,小王马上添加了新的微信号进行咨询。对方称购买任意一款产品才可以抽奖,小王选中了款鞋子,对方却让小王分四次扫码购买。小王虽然心有疑惑,看着丰富的奖品,加上对方告诉她,这也是为了能多抽几次奖,还是按照对方的指示完成了付款。小王抽中了好几个电子产品,对方称因为小王购买了产品,又获得了两次抽奖机会,沉浸在中奖喜悦中的小王毫不犹豫的重复之前步骤选购了产品。
在多次付款后,又继续抽奖。对方称抽奖的产品可以选择折现,但需要缴纳一些个人所得税4600元,并且也可以把抽奖的钱折现。小王心动了,毫不犹豫的扫码转账。小王转账4600元后,对方却称没有备注姓名,还需要再转一次,小王这才察觉到了不对劲,立马报警向警方求助。
警方提醒:大家一定要记住,不要相信从天而降的“中奖”。对于超低价或免费的广告,一定要谨慎,陌生链接不要点,切勿贪小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