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深圳公安的尖刀力量,深圳市公安局特警支队(下称“特警支队”)自1998年成立以来,承担着反恐处突、严重暴力等现场处置和高危性特殊作战任务。然而不为人知的是,特警支队里还有一支特殊的综合型队伍——教官大队。这里汇集了枪械战术、防暴处突、体能格斗等领域的尖端人才,他们是精英中的精英,是淬炼钢铁硬汉的火焰,是尖刀特警的磨刀石。

第一届世界警察手枪射击锦标赛颁奖典礼。
被誉为中国警察的“神枪手”
2017年9月,第一届世界警察手枪射击锦标赛在匈牙利米什科尔茨举行,深圳市公安局特警支队教官大队副大队长汤强作为中国警察代表队教练兼运动员参加比赛。经过两天的激烈角逐,通过13个大项的个人和团体比赛,汤强所在的中国一队斩获团体冠军,其所带领和训练的中国二队夺得团体亚军,为中国警察争得荣光,为广东、深圳警队赢得荣誉,被誉为中国警察的“神枪手”!
如今,在特警支队射击训练场休息区的墙上,还挂着队员们参赛时的照片。“国际赛场高手如云,当时想着能进前三就算圆满完成任务了。主持人公布名单时,第五名、第四名、第三名都没有中国队,直到第二名,主持人念到China,我激动得差点跳起来。当念到第一名还是China,现场沸腾了,所有参赛警察都站起来为我们鼓掌,‘中国警察’这四个字在那一刻有了不一样的意义。”汤强指着墙上的照片向记者介绍道。
世界警察手枪射击锦标赛的项目内容源于军、警特种部队的动态射击训练,考验射手临场应变和快准射击能力。该项目在国外已经发展了40余年,但在国内才刚起步。汤强告诉记者:“2015年年底我们接到参赛指令时,对它的赛制、规则并不十分清楚。当时的想法很简单,这是深圳特警成立以来第一次代表中国警察出征国际赛场,绝不能丢人!”
抱着把赛场当战场的决心,队员们开始了魔鬼集训。训练期正值深圳的夏季,训练场上散落的弹壳在烈日的炙烤下,能将手指烫出水泡来。为了形成肌肉记忆与动力定型,队员们有时一个动作要练习上千甚至上万遍,枪支已经成为身体的一部分。
“对于我们来说,参加世界警察手枪射击锦标赛最大的收获并不是名次,而是在比赛交流过程中也学习了国外先进的赛事理念和警务训练模式。”汤强说,“在吃透国外训练、比赛的方式理念后,我们结合实战对赛事规则进行拓展。新编写的规则得到了国际警体联的认可,并在全球得到推广。”2018年,第二届世界警察手枪射击比赛在广东举行,汤强作为中国男队和中国一队的教练员之一,带领参赛队员共夺得10枚金牌,在赛场上升起10次五星红旗。

第二届世界警察手枪射击比赛结束后,汤强(左二)和队员在领奖台前留影。
首创“近距离快准射击”
“过去几十年,国内的枪械训练模式一直是远距离、慢射、打精度。”在特警支队射击训练场里,汤强和记者聊起国内枪械训练模式的发展变革。不了解汤强的人可能会觉得他在吹牛,但在枪械领域,从来都是用成绩说话。从警17年,汤强专职枪械战术和狙击教官,先后编写多类全国首创的特警枪械战术专业训练手册,并开创性地在警界引入“国际实用射击训练体系”,带领教官大队总结探索出“骨骼支撑近距离快准射击技术”“实用射击专项体能”“单孔射击”等训练方法和技巧,为提升基层警务实战水平奠定基础,在全省乃至全国军、警中得到广泛推广。
从以往的射击训练科目上讲,“快”和“准”是相互矛盾的。但在实战过程中,尤其是在人流密集、环境复杂的城市里,面对穷凶极恶的歹徒,警员开枪射击必须做到又快又准。传统的远距离、慢射、打精度或近距离限时射击的枪械训练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城市环境中的警务执法需求。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对枪械痴迷、喜欢钻研的汤强不断请教业内专家,根据警务实战需要和枪械战术训练发展方向,将枪械射击的运动规律和运动生物力学、运动人体解剖学、运动心理学等体育科学有效结合,充分运用人体骨骼支撑达到动量守恒的效果,最终达到人枪合一、既快又准的射击技术。
“骨骼支撑近距离快准射击技术是将体育科学有机融入射击的技术动作,使队员据枪、射击等动作稳定性更强。它解决了传统训练模式下‘快’和‘准’的矛盾。掌握该技术后,警员持手枪可以在1.8秒内击发10发子弹,同时还能保证较好的精准度,这才是真正适用于警务实战的技法。”汤强告诉记者,由于该射击技法精准高效,2014年广东省公安厅组建培训专班,由汤强担任主教练,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同年“快准射击”科目被省公安厅正式列入公安训练考核科目。
在各地警队交流工作中,教官大队队员也尝试将这一射击技术与其他省市同行分享,但要打破几十年的固化思维谈何容易?不过,在射击场上,成绩会证明一切。2015年4月20日,在全国公安机关第二届警务实战教官技能比武中,汤强作为教练带领的广东公安代表队几乎包揽了个人和团体冠军。此后,特警支队教官大队有“独门秘籍”的消息不胫而走,各地警队同行纷纷前来取经。

汤强指导特警队员纠正射击动作。
走“教官专业化”道路
从手把手、面对面的言传身教,到线下线上结合、实时多点同步教学;从被动的机械化训练,到模拟真实场景开展实战对抗训练,特警支队紧跟时代发展,立足实战、开阔眼界、发展创新,在警务教学设计、警务装备研发等领域走在全国前列。
深圳市公安局特警支队二大队大队长蔡伟强告诉记者,2005年,深圳市公安局根据公安部文件对特警支队进行扩编,从原有队员100名增加到367名。为此,特警支队抽调出一批经验丰富的特警对新警进行培训,新警集训结束后再分到各个大队,形成一个内部自律的良性循环。
到了2011年前后,为应对日益复杂的社会治安形势,深圳市公安局计划成立机动训练大队,由特警支队来组建并负责训练、考核。通过长期酝酿和筹备,特警支队于2012年1月初正式成立警务实战教官大队。在这个阶段,教官大队的教学覆盖面拓宽,教学模式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培养出一大批优秀警队人才,为全市应急处突工作作出贡献。
近年来,教官大队立足实战,不断创新教官队伍发展模式,探索出“国际警务交流”“教官资源整合”等6大教学模式;全方位拓展研究领域,开发出“警察实用射击”“特警枪械战术训练体系”“魔鬼营训练”“山地搜捕战术培训”等核心技术课程;瞄准未来人才培养,创新“教官库、教材库”两项人才培养理念,依托全国特警专业训练基地,服务于全国警务工作,
“特警教官团队”已成为深圳警队的一张靓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