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媒介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传播方式的不断革新,网络舆论环境错综复杂,各种社会思潮在网络空间的博弈、碰撞日趋激烈。面对多元复杂的网络舆论形势,做好网上舆情处置和舆论引导,巩固壮大网络舆论主阵地,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内容为王,增强正向舆论引导,加强网络综合治理,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守牢意识形态主阵地,使网络舆论生态向好向上。
一、坚持“内容为王”,壮大主流思想阵地
当前,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社交媒体、自媒体等多种传播主体交错叠加,传统媒体一元独大的格局已发生根本性改变,特别是自媒体的泛众化、自主化传播,以及网络媒体和网民不同程度的介入,使网络舆论表达变得难以预测,主流媒体在舆论场中的主导地位和引导能力正逐渐被削弱,官方与民间、国内与国际、正向与负面等多元舆论的博弈更加激烈。
无论舆论生态、科技发展如何变化,主流媒体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排头兵、主力军,在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的前提下,要始终坚持“内容为王”,发挥技术优势做好网络内容建设,牢牢掌握信息化条件下的舆论主导权。智媒时代,主流媒体要聚焦内容建设,做好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要把内容质量放在首位,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宣传报道,在重大主题报道中,要在准确性、权威性上下功夫,用心打造有价值、有内涵的精品内容,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在做好优质内容生产的同时,要加强精品内容传播创新。要紧跟前沿技术,发挥大数据、云计算、元宇宙等新技术赋能优势,通过智能化媒介手段,搭建全媒体传播矩阵,塑造主流舆论传播新格局。
二、加强正向舆论引导,提升社会共情凝聚
公众对舆情事件爆发期的关注、共情和回应是网络舆论演化的前提。网络“反向关怀”舆论利用广大网民的正义感和同理心,发表煽动性语言,在网络空间传播中放大负面情绪,这意味着情感的传递和共享会以叠加式进行传播,使网民盲目共情,一些长期积压且不能得到合理释放的不良情绪可能成为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导火线,迅速引爆舆论场。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者要坚持人民至上原则,牢牢掌握舆论引导主动权,用共情促成共识,充分实现党心与民意相通。由于共情传播是一个群体性的情绪感染过程,可以以“情感”为治理接口,疏导网民情绪。首先,要向民众传达良性、积极、向上的情绪,如幸福感、融入感、获得感与满足感,激发民众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其次,要立足共情视角,在准确把握情绪基调和价值诉求的基础上,以尊重和理解为原则,强调情感共鸣,讲事实、重逻辑、有细节,精准把握民众心理,及时回应关切,通过情感沟通疏解负面情绪。同时,有关部门要加大对他人进行恶意中伤、诽谤等网络暴力的打击力度,制定反网络暴力法,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
三、加强网络综合治理,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在“流量为王”的导向下,一些新闻社交媒体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在突发事件、涉及公共利益等公共话题上刻意夸大新闻负面因素以博取眼球,输出违背主流价值观的内容,使得网民对媒体的信任度大大减弱。网络大V等自媒体从业群体通过侮辱英雄烈士名誉赚取噱头,制造低俗内容、暴力表演、卖丑甚至故意造假吸引粉丝关注、博流量,拉低传播媒体业的从业规范和平台标准。
作为新闻工作者,对于舆论热点应保持对严肃新闻的追求,注意新闻事件报道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应高效识别舆论背后的关键问题,避免舆论事件进一步扩大。作为自媒体从业人员,应尊重客观事实,增强对网络舆论的理性认知能力,注重舆论领袖的引领作用,选取具有公共价值的东西进行呈现,不能为了蹭热度编造谣言,挑战公序良俗,造成多次舆论反转。作为媒体平台应健全媒体平台的新闻事实报道机制;应充分履行社会责任,充分发挥自身影响力和资源优势,健全谣言惩处规定,完善平台社区规则和用户协议建设;加强对自媒体账号发布信息的监管力度,优化对互联网新闻信息内容的审核机制,增强网上正能量传播声量,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四、强化网络文明建设,提高网民信息素养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平台赋予了网民“畅所欲言”的权利,但是随着网络的开放和话语权的下放,网民在微博、微信、短视频等为代表的社交媒体上表达部分非理性话语,存在着“情绪传播大于事实传播”的现象,使得传统道德的制约力日益呈消解之势,网络舆论场中良莠不齐的言论增多,给新时代网络文明建设带来挑战。
主流媒体要深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精神和火热生活,宣传社会生活中的先进典型事迹和先进人物,多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红色文化,同时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引导提升网民网络综合素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广大网民的精神追求中,外现于人们的网络实践行为上。网民作为网络使用者,应坚守网络文明底线,提高鉴别网络舆论信息能力和基本辨别素养,发布健康有效的信息是上网者的责任,特别是在纷繁复杂的舆论场中,对公共利益或突发事件在发表自我意见和观点时应做到理性表达。
(作者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