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秋假期与国庆黄金周仅相隔两周,民众出游需求料将在“双节”期间集中释放。预计各热门旅游目的地将迎来客流高峰,同时给各地服务管理带来挑战。旅游活动、交通出行、消费市场、安全管理、节日宣传等领域舆情可能多发。结合过往案例及近期情况,在此梳理研判2024年中秋国庆“双节”舆情风险趋势,以飨读者。
旅游活动
节日旅游承载力受到考验,做好大客流应急疏通和服务保障
复盘2023年中秋国庆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情况 ,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数8.26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71.3%,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增长4.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7534.3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29.5%,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增长1.5%。
因此,游客流量过大产生的景区拥堵、城市交通压力增大等问题料将继续成为今年“双节”期间重点关注的部分,具体可聚焦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热门“夜游”目的地应重点关注交通安全、社会治安、声誉口碑等方面的风险
旅行平台发布的《2024中秋假期旅行趋势报告》显示,赏月、游园等深度体验历史文化的“中式夜游”成为2024年中秋假期的文旅消费亮点。各大城市的夜游船、园林古镇、集市等会成为年轻游客赏月的热门聚集地。“夜经济”强市在保证出圈的同时建议关注以下问题:夜间活动吸引大量游客,可能导致人群过于密集,增加踩踏、失窃等安全事件的风险;夜间活动在“双节”期间扎堆还可能产生噪音、生活垃圾等环境污染,不文明旅游现象影响到周边居民的生活;夜间经济的过度商业化影响到城市文旅口碑,可能导致文化内涵的弱化。
建议:一方面相关部门应加强夜间巡逻及安保措施,合理设置人流引导标志和安全通道以避免事故发生,并通过公共宣传提高公众文明假日旅游、绿色出行意识。另一方面,应支持和鼓励企业与文化组织的合作,通过组织传统文化主题活动、非遗展示等方式,提升文化内涵与价值,促进城市文旅整体口碑的提升。
二是大型展会、演出活动、体育赛事“妆点”中秋、国庆两大节日,人流量管理、服务保障等受到舆论审视概率颇高
梳理发现,今年“双节”期间,将迎来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WTT(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中国大满贯等展演和赛事活动,“亚太区cosplay嘉年华”、中秋游园会等特色活动也将燃爆现场。叠加旅游旺季,相关话题受到的舆论关注度将进一步获得提升:
从举办时间来看,部分活动举办时间跨度较长,服务保障成为活动主办成功与否的关键考量因素,包括活动现场的安全保障、医疗紧急措施设置,乃至活动场地周边的餐饮、住宿、电子票务预订等配套服务,都需要精细化管理。若对应某个环节出现差池,可能激发潜在的负面舆论声音;从活动空间来看,会场展馆、户外景区等多个室内室外活动举办点位可能导致活动场地出现人员拥挤现象。
建议:一是本次中秋、国庆“双节”间隔短,职能部门需要加强督导和协调,确保其能够提供持续高质量的文旅活动服务;二是建议提前做好应急预案,开展多部门协作,制定科学合理的疏导方案,并在重要节点进行人员的分流和引导工作,以便通过细致周全的准备与实施,有效引导舆论走向;三是若遇突发性事故,管理部门和场所经营者应主动提醒并疏导游客,确保他们了解逃生通道和安全出口的位置。为了防止踩踏等意外事故的发生,相关单位必须确保安全出口的通畅无阻。除了常规的安全提示外,还需在显著位置张贴安全指引,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现场管理和引导,以应对突发情况。
三是不排除小众旅游景区成为热门打卡地,景区承载力、地方口碑将迎来考验
据媒体不完全统计,国产3A游戏大作《黑神话:悟空》36个主要国内取景地中,有27个位于山西,带动该地区文旅热度直线上升,相关旅游线路或将成为假期出游的“香饽饽”。旅行社趁势推出打卡多个游戏取景地的跟团及自驾游产品,抢占中秋、国庆旅游市场。寻觅打卡小众古建筑将成为“双节”出游最闪耀的一匹“黑马”。各冷门小众景点在迎接机遇的同时也需要做好相应的风险关注:冷门小众的旅游地基础设施和环境承载能力有限,假期能否持续接待高密度游客将成为旅游管理上的一大考验,需特别关注大量游客涌入可能增加的安全事故风险;相较于成熟的国家级旅游景区,冷门小众旅游地在安全设施和应急措施上往往存在短板。为吸引客流,当下不少冷门景点更多是以社交媒体营销出圈,需特别注意一些冷门景区通过社交媒体夸大宣传,引发舆论“羊群效应”,制造旅游隐性风险。
建议:一方面,小众景区由于缺乏成熟的安全管理体系,需要政府提供指导和支持,应建立和完善安全应急预案,安排足够的安全人员值守,确保在游客密集期间能够及时应对突发事件;另一方面,政府需加强对旅游信息发布平台的监管,引导景区合理合法推广活动,杜绝虚假宣传。
交通出行
节假日城市交通压力常态化,拥堵与安全风险需多方应对
近日发布的《十一全球自驾游数据前瞻》显示,由于今年“十一”黄金周前恰逢周末,调休出游便可凑出十余天长假,国庆期间自驾出行最高峰将提前至9月28日,整体出行高峰期也将提前至9月26日起,高峰期将持续18天之久,直至10月13日。由此可见,节假日前夕交通出行压力仍然较大。去年同期,#上海网友想回市区被建议绕道江苏#等调侃段子被网民热炒,近日在微博平台上也出现了#9月14日或成北京全年最堵日#等相关话题,负面吐槽观点值得关注。
一是关注交通拥堵引发的公众不满情绪
国庆假期前大量市民集中出城,预计跨省出行、自驾出行带来的车流量激增将成为规律性常态。地铁公交等城市公共交通拥挤、机场火车站等交通枢纽候车滞留、高速公路收费站严重拥堵可能导致公众对交通管理部门的不满情绪,特别是在高峰时段长时间滞留的情况下,社交媒体和网络社区可能成为抱怨和投诉的集中发酵区。
建议:交通管理部门应结合往年的数据和相关研判,提前发布精细化的出行指引,覆盖主要的景区路线、高速出入口等关键区域。通过社交媒体、导航应用等平台,实时推送路况信息和分流建议,帮助公众合理选择出行时间和路线,减少交通拥堵引发的不满情绪。
二是过度渲染“全年最堵日”恐引发负面效应
微博话题#北京9月14日或迎全年最堵日# #9月14日或成北京全年最堵日#等阅读量超过13万人次。若媒体过度渲染“最堵日”的严重性,可能引发公众对交通管理部门工作的质疑,认为在面对交通压力时管理部门缺乏有效的解决方案。相关吐槽声音经话题热度二次传播放大后,可能进一步引发公众的不满,甚至可能影响到其他公共服务的评价。
建议:交通管理部门通过舆论正面引导,减少公众的焦虑情绪,避免因信息传播不当而引发的恐慌。与主流媒体合作,推出专题报道,展示在重大活动或节假日期间现有交通设施是如何运作的,缓解公众对城市基础设施的质疑。
三是交通事故安全风险易发多发,建议重点关注敏感点位、排查事故因素
盘点近年全国范围内的中秋、国庆重大交通事故报道发现,事发路段主要集中在高速公路,事故类型以追尾居多。建议:有关部门一方面要针对高速公路及郊区事故风险点位,增加巡逻频次和交通疏导力度,同时加大对大型车辆的管理力度,严格执行限速、限行措施、杜绝疲劳驾驶等。另一方面,追尾事故常见问题需加强对驾驶员的安全驾驶教育,尤其是关于高速公路上保持安全车距的重要性方面,同时应考虑在事故多发路段安装防追尾装置或警示系统。
消费市场
警惕“低价游”陷阱、天价月饼、霸王条款、住宿涨价、票务纠纷等乱象
随着中秋、国庆“双节”的日益临近,旅行团预订、节日购物、餐饮消费、酒店住宿、演出市场等也迎来消费旺季。全国假日消费市场活跃的同时,也容易滋生出一系列风险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一是部分暑期“低价游”被媒体曝光,不排除相关乱象在中秋、国庆旅游旺季“卷土重来”的可能
今年暑期,“40元4天3晚游桂林”“低价团转卖游客一人50元”“低价团拒收年轻人”等话题频频登上网络热搜,引发公众热议。随着中秋、国庆黄金周临近,各地旅行社料将推出价格低廉的旅游套餐,以吸引消费者。然而,这类“低价游”背后往往隐藏着诸多问题,如通过隐性收费、强制购物等方式弥补低价带来的利润损失,严重影响消费者的旅游体验。
建议:首先,相关部门应在“双节”来临前夕充分加强对旅游市场的监管,重点查处低价旅游团中的违规行为。对旅行社的资质、服务质量进行严格审查,确保消费者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其次,及时在节前通过媒体发布旅游消费提醒,引导消费者选择正规渠道的旅游服务,警惕低价旅游团的风险。最后,鼓励行业协会发挥作用,制定行业标准和规范,以提高整体服务水平。可通过定期培训和考核,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职业道德。
二是警惕“天价月饼”打擦边球流入市场,需留意食品安全问题
临近中秋节,月饼再次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媒体调查发现,有少数商家打“擦边球”,销售“改头换面”的“天价月饼”。如基于监管部门对单价超过500元的盒装月饼实行重点监管,部分商家就把月饼定价为499元;有的把月饼改叫“糕点”来逃避监管;还有的商家在消费者购买月饼时收取高额的运费,变相抬高月饼的价格。另有安徽合肥消费者发现“双日期”月饼在市场上浑水摸鱼,也引发了舆论关注,凸显出过期月饼流入市场销售的安全风险。
建议:相关部门应针对月饼市场加强巡查,对定价异常、过期销售的行为予以严厉打击。尤其要关注“擦边球”等行为,确保市场价格透明、食品安全质量合规,防止不法商家钻空子。此外,建议进一步完善消费者投诉渠道和维权机制,确保消费者在遭遇不公平定价或其他不合理销售行为时,能够及时获得帮助和处理。对违反规定的商家应加大处罚力度,以儆效尤,维护市场秩序。
三是酒店过节消费出现“霸王条款”
《法治日报》去年随机调查了北京40家饭店的中秋节团圆饭预订出现“霸王条款”的情况:其中有7家饭店表示顾客当天只能选择由饭店配好的套餐,不能自主点餐;另外,有5家饭店设置了价格不等的最低消费额度;有39家饭店都设有一定比例的包间费或服务费。受访专家认为,餐饮经营者应当有告知权,让消费者在充分知情的情况下自主选择。监管部门应当加大日常监管的力度,通过事前公开的约谈或告诫来提醒经营者合规经营。
建议:有关部门在“双节”消费高峰期间,可通过随机抽查、消费者举报等方式及时发现并处理不合理的消费条款,确保市场秩序的公平与透明。同时,建立便捷的投诉渠道,让消费者能够在遇到“霸王条款”时及时反馈,减少消费纠纷。
四是假日经济火热引发酒店民宿涨价、服务不规范等乱象
去年同期,有网民反映,部分地区的酒店全部涨价,甚至出现一些令人刷新认知的“奇葩房型”。网民质疑房间是否符合消防安全规定、价格与房型是否匹配。这也显示出部分酒店在节日期间过度追逐利润、忽视服务品质和安全标准的倾向。
建议:相关部门在节假日期间加强对酒店、民宿的价格和安全检查,确保其在价格上涨时依然能够提供与之匹配的服务质量和安全保障。尤其对去年曾发生过负面舆情的“楼梯间房”酒店,应加大监管力度,避免类似事件重演,影响城市形象。
五是假日文娱演出市场繁荣背后,需关注票务纠纷问题
新华网近日关注到文娱演出市场空前火爆,各种演出、演唱会门票一票难求。但抢票不易、退票更难,随之而来的各种“退票纠纷”层出不穷,成为投诉焦点。
假期有关票务问题的相关风险值得关注:“黄牛”票务炒作与高价倒票风险滋生出市场乱象,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退票纠纷与消费者权益保障之间触发负面舆情,如严苛的退票规则虽能一定程度上防范倒票行为,但也可能因“不可抗力因素”未明确具体内容导致的退票纠纷增多。
建议:相关部门需和活动主办方做好沟通协调,提前制定应急预案,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迅速反应,减少票务投诉事件对活动的影响。特别是在节假日期间,规模性退票行为也可能带来交通、场地安全等多重挑战,需提前做好相应的安排和预警。行业相关人士均认为,破解退票难、退票贵顽疾,亟须相关部门出台统一的细则和标准,以保障观众合法权利,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安全管理
生产企业及餐饮经营场所消防隐患、网红游乐设施和森林火险建议重点关注
节假日前后群众“补偿性”“预支式”出行意愿强烈,人流、车流、物流密集,各类安全风险持续增加,生产安全事故处于高发期。经梳理总结,以下涉假期安全防范情况需重点关注:
一是化工企业和明火餐饮场所的消防安全问题
相关企业在假日期间仍然继续生产经营活动,特别是涉及危险化学品的生产企业和项目管理单位,以及餐饮场所的燃气安全。有关单位必须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企业需要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转情况,排查安全隐患,尤其是在高空作业、用火用气作业等高风险环节,必须强化防护措施,加强员工的安全应急培训和指导,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和扩大。
二是游乐设备及高空网红项目的检查维护需防范于未然
相关单位必须在假期前完成设备的全面检查和维护,确保运行安全。尤其是针对在社交媒体上热推的网红项目,需加强安全警示和管控措施,避免发生意外。在高风险游乐项目中,运营方应设置明确的安全警示标志,并配备专业的安全员进行现场监督和指导,以确保游客的安全。
三是森林草原的防火安全防范
中秋、国庆假期期间,北方气温逐渐转寒,郊区山林和草原牧区火险等级较高,防灭火形势严峻复杂。特别是在假日期间,野炊露营生火行为频繁,潜存火灾风险。相关部门应提前部署防火人员和设备,确保一旦发生火情能够及时扑灭。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火意识,鼓励市民举报火灾隐患,形成全民参与的防火格局。
节日宣传
谨防意识形态过度解读,确保文化内涵与公众认同的平衡
中秋和国庆节期间,涉及家庭团聚、爱国主义等主题的宣传,如果措辞不慎,可能引发公众对其意识形态含义的过度解读。节假日期间尤其需注意宣传、营销翻车问题,避免出现不当表达损害自身形象。具体来看,风险如下:
一是在中秋节期间的宣传中渲染大家庭的概念,易被关联生育政策,引发公众不适感。二是企业商家需避免过度进行爱国营销,渲染民族情绪。国庆期间,不排除有品牌商家利用节日进行线上和线下促销活动,将爱国情感与消费行为挂钩,削弱了其应有的庄重性和严肃性,忽视民众的情感需求和文化认同。三是节日景观造型易被放大审视。节日景观设计需要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平衡,既要体现节日的文化底蕴,又要展现时代的精神风貌。企事业单位的相关部门当通过合理规划和创新设计,增强节日的文化魅力,提升公众的节日体验,真正实现节日宣传的积极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