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有网民发布视频称,在当日贵阳飞往上海的航班上,因忍受不了一位一岁多的小女孩持续哭闹,自己与另外一位乘客直接把小女孩从奶奶身边抱走,带到机舱卫生间内“立规矩”。视频内容引发舆论广泛关注。
8月26日,当事航司吉祥航空发布“情况说明”称,两名旅客将儿童抱至洗手间教育系祖母同意,过程中儿童的祖母一同前往并在洗手间门口等候。
社交媒体平台接连出现#飞机上两女子强行带孩子进厕所里教育# #奶奶全程允许陌生女子厕所教育孙女# #吉祥航空回应女童被关厕所教育# #允许陌生人带走孩子是对风险的漠视#等多个热搜话题。
舆论担忧“除了孩子没人提出不妥”才是最可怕的事情
从视频发布者为“教育女童”当事人之一的身份来看,其对所谓“协助”“立规矩”的行为,可能确实未觉不妥,而这也是引发舆论争议的因素之一。这说明在当时的情景中,可能除了当事女童自己外,其他人都没有觉得或者主动提出这样的做法“不妥”。视频拍摄者甚至可能认为自己以有效的方式,成功解决了一个“大麻烦”,无愧于孩子家长的感谢;但视频中孩子弱小无助的哭声、恐惧的眼神、狭小逼仄的卫生间环境、两个陌生的成年人、严厉威胁的话语等,都对网民产生极大刺痛,激发公众的气愤情绪。
随着事件热度的上升,除了最初拍摄视频的当事人,大批“蹭流量”的自媒体大肆宣传报道点评此事件。而为了增加事件的冲突性、让过程显得更加“离谱”,以吸引更多关注,部分自媒体通过视频剪辑、模糊表述等手段强化事件的冲突性,甚至出现无中生有的造谣细节,不仅未能促进事件背后问题的反思和解决,反而使得当事女童相关视频、截图更加广泛地流传,强化网民对事件的负面情绪。光明网认为,就目前的情况看,可以指责两名乘客的行为不当,但将她们贴上“厌童”和“恶人”的标签,也未必公允。而一些网民对当事人展开“人肉”,更不应该被提倡。
航司处置“大事化小” 缺少对舆论真切担忧的回应
8月26日,吉祥航空就女童被陌生女子带至卫生间教育一事发布“情况说明”,明确了事件的大概经过,并指出在其祖母的同意下,两名旅客将儿童抱至洗手间教育,过程中儿童的祖母一同前往并在洗手间门口等候。儿童母亲对两名旅客在机上提供协助的行为表示理解。
从网民反馈来看,回应最大的争议点在于,航司自始至终不觉得这其中存在不合理的地方,用“教育”“协助”“理解”等表述将事件性质尽可能弱化、淡化,回避了舆论反应激烈的“儿童被陌生人关进卫生间教育”这一行为背后可能存在的人身安全威胁、心理创伤反应等风险点。航司的“说明”仅仅对事件进行生硬的程式化事实描述,单方面强调航班旅客的体验,忽视了对儿童哭闹的理解、关心和关怀等表述,引发公众不满。有网民观点指出,航班乘务员在卫生间违规进入了3个人的时候没有进行及时反应,维护飞机的安全秩序,在知道一个婴幼儿被陌生人幽禁的情况下失职不作为,还狡辩是为乘客提供舒适飞行体验,是无视机舱卫生间内存在的安全隐患。
此外,还有媒体观点表示,回应中所谓儿童的祖母“同意”也只是在当时环境压力下做出的无奈之举,不能因此就合理化孩子被陌生人带到飞机卫生间“教育”的离谱行为。相关律师接受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采访称,无论是否经过监护人同意,两位乘客将孩子带入卫生间进行“教育”的行为,都侵犯了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也影响到了飞机秩序和飞行安全。心理咨询专家则提醒,这种简单粗暴的行为,不仅不可取,所产生的情绪记忆还可能会影响孩子一生。
警惕“熊孩子”固有印象泛化舆论呼吁建立“儿童友好型”社会
舆论指出,近年来,关于儿童在公共场所“吵闹”引发的争议性事件时有发生,也将一些个案所形成的“家长放任不管的熊孩子”刻板印象泛化至整个儿童群体,使舆论场弥漫“厌童”情绪。但就此事而言,当事孩童仅一岁多,在一个封闭的机舱内哭闹,是一种很正常的行为。将这样的表现与“熊孩子”划等号,从而将之视为必须要进行“教育”的对象,本身就是一种错误的认知。光明网评论认为,当成人世界对孩童群体产生一种集体隔膜,对孩童本该有的包容与耐心不再被视为“天经地义”,这才是真正的,也是最值得警惕的“童年的消逝”。
舆论呼吁对孩童哭闹的理解和关心,不管是孩子家长还是受到影响的其他人,都应该有足够的耐心去疏导,加强对孩童等弱势群体的关爱和善意。中国青年网文章指出,低龄儿童在机舱哭闹的问题宜疏不宜堵,机组人员和监护人应尽量改善让孩子不适的外界因素,通过友好、科学的手段安抚其情绪,其他旅客也要多一些耐心和包容,这才是更为文明、更加健康的“儿童友好”社会场景。建议公共交通等公共空间管理者可努力寻求更合理、更多样、更有爱的方式去化解此类矛盾,如提醒或协助家长尽量安抚孩子情绪、为幼童提供转移注意力的小玩具、向受到影响的旅客解释说明以寻求理解、加大对不同年龄段孩童可能产生的正常生理反应的普及宣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