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工作”“加强网络媒体管控,推动落实主体责任、主管责任、监管责任”,各级宣传部门和新闻单位责无旁贷。我们要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群策群力、同心同德,坚持和运用系统思维,既立足于当下解决现实问题、回应群众关切,又着眼于未来谋划顶层设计、做好疫情防控。在牢牢掌握新闻舆论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形成新共识的基础上,努力在体制完善、资源整合、队伍建设、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等方面下功夫,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强大舆论支持。
以理顺体制机制为抓手,规范舆论引导流程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网络空间是虚拟的,但运用网络空间的主体是现实的,大家都应该遵守法律,明确各方权利义务。”因此,抓好疫情防控的舆论引导,从根本上说是靠法规制度。一方面,要以制度为遵循,各级党委和政府坚决执行。统筹好网上网下、国内国际、大事小事,依规行事、依法办事,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为净化舆论空间、引导舆论方向提供制度保障。不折不扣抓好落实,让铁规发力、让禁令生威,确保规章制度落地生根。自上而下建立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舆论预警、舆论研判、舆论应对机制,推动各个机制相互联系、互相衔接、彼此联动。在探索中不断推进新闻发布制度建设,主动发声、正面引导,强化融合传播和交流互动,让正能量始终充盈现实生活和网络空间。依法监管好网络媒体,对造谣滋事者严肃处理,还网络空间风清气正。强化顶层设计,有计划、分步骤开展舆论引导应急演练,熟悉应对流程和环节对接,维护制度严肃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互联网治理,规范和标准是关键。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从党员领导干部自身做起,从言谈举止做起,树立良好网民形象,用制度、思想、行为为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族群众在网络言行上筑起“防护墙”,拉起“警戒线”,推动形成“健康向上、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要遵守网络空间行为规范,善用网言网语,净化网络空间,崇尚健康文明的网络行为,让说真话、讲实情,不信谣、不传谣成为网络自觉追求。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精神文明教育,加强健康理念和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教育,引导群众提高文明素质和自我保护能力。加快构建网络安全技术体系和关键基础设施安全保障体系,提升整体防御能力,做到政策上支持、投入上保障、队伍上重视,实现“人防”“技防”相结合,打造有序网络空间。
以整合有效资源为重点,汇聚舆论引导合力
心往一处想,凝聚广泛共识;劲往一处使,形成强大合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提高网络综合治理能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履责、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等多主体参与,经济、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网格局。”大数据时代,人人都是自媒体,有效整合资源才能增强宣传工作活力。疫情防控中,每个人都是宣传员、监督员、引导员。因此,要形成团队攻坚,克服单兵作战,这是科学应对疫情、有效引导舆论的“不二法门”。一方面,要树立大局观。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汇聚力量,落实“十四五”规划、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之时,需要集中优势资源引导舆论,融入更多暖色调凝聚社会力量,营造风雨无阻向前进的浓厚氛围,特别是每一位党员要坚守职责、不辱使命,每一个党组织要成为坚强战斗堡垒,服从和服务于这个大局,以实际行动营造风清气正的舆论空间和奋进场域。立足当下有效资源,强化与宣传、公安、国安、政法、民宗等重点单位沟通联动,各战线、各系统、各部门要主动作为、主动发声、主动引导,做到信息上合作共享,研判上互补短板,处置上相互配合,凝聚共识形成规范,同心协力引导舆论方向。另一方面,要坚定一盘棋思想。在舆论发生和演化过程中,要统筹发挥好政务新媒体矩阵群作用,形成统一口径发布权威信息,占据舆论主导和先机,避免或减少网上不实报道、蓄意炒作、刻意渲染和非理性行为抢先发声,合力且有理有据进行有效应对,及时引导群众增强信心、坚定信念。各部门要联动、及时发声,第一时间快速行动,组织力量调查事实真相。各政务新媒体账号要协同配合,及时跟踪跟进,迅速澄清事实,揭露、消除谣言,稳定公众情绪,回应网民关切,满足各界需求,消解舆论危机,营造绿色网络空间。
以加强队伍建设为保障,夯实舆论引导根基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空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建设网络强国,没有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没有人才创造力迸发、活力涌流,是难以成功的。念好了人才经,才能事半功倍。”人才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已经成为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因素,是疫情应对中舆论引导的核心资源。舆论引导是一项事关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事关国家大局稳定、事关国际形象声誉的重要工作。因此,要立足当下,着眼未来,努力打造一支纪律严明、作风优良,敢于发声、敢于亮剑的网络队伍,这既是舆论引导的需要,也是稳定社会大局、回应群众关切的需要,更是宣传各级党委和政府在“做什么”、还要“做什么”的需要,对于坚定信心、防控疫情尤为重要。一方面,要按照“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强大队伍”要求,由各级党委和政府统筹,分领域、分类型、分层次组建一批网宣专兼职人才队伍,推动舆论引导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形成舆论引导正能量,占据舆论引导制高点,第一时间传达权威信息;另一方面,要加大业务培训,为舆论引导提供专业支撑。按照“及时发布、主动发声、稳定民心、疏导心理”要求,自上而下定制度、立规矩,强化舆论引导业务知识培训,培育和壮大传播正能量的业务骨干力量,实现规范化、可视化、科学化、高效化的舆论监测和应急处置,推动形成“口径统一、运转高效、纵向集成、横向联动”的大舆论引导格局,构建清朗网络空间。
以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为关键,消解舆论引导痼疾
人心齐,泰山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我们要立足网上正面宣传,做好网下群众工作,推动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的良好氛围,拆除以讹传讹的温床,让谣言止于“治者”。一方面,要转变观念,我们要学网懂网用网,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把学网作为必修课程,把懂网作为基本功夫,把用网作为扎实本领,引导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自觉学习网络知识,带头学、抓紧学、深入学,创新学习方法,经常“上网看看”“在线聊天”“网上蹲点”,真正成为运用网络的行家里手。把各级党政机关干部学习掌握网络知识、提升网络应用本领、开通个人社交账号、主动参与和开展网宣工作列入培训计划,增强党员领导干部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强化依法管网治网,突出为民服务宗旨,甘当网络服务“店小二”,为网民提供有效社会服务;强化网络思维,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让网络成为联系民众、沟通民意、凝聚民心的纽带。另一方面,要深入调研,了解社情民意,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网上问题产生的根源往往在网下,要避免“头疼治头、脚疼治脚”的惯性思维和片面想法,坚决探寻事实、查找真相以统筹解决、处理。协同处置网下各种事件,第一时间收集网上吐槽和投诉,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通过实地调查研究掌握事实本源,做好沟通交流反馈,解决群众困难,化解怨气怨言,通过新闻发布会,主动发声、及时反馈,用事实澄清事件,正面回应群众,把握“时”“度”“效”,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只要勇于担当、敢于作为,做到网上网下携手同心、引导舆论,用心用力主动作为、解决问题,网络空间和舆论环境一定会持续净化,形成干部群众互动、各种媒体齐动、网上网下联动,凝聚共同理想、共同目标、共同价值的良好局面。
(作者单位:大连海事大学,西宁市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