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基层“舆情焦虑”的问题再次引发讨论,事实上,存在“舆情焦虑”的不仅仅是基层,各层级、各条线,乃至于大型国企、上市公司,都会存在类似问题。这一方面是源于当前国内国外大环境作用下的社会心态负面演变,子女教育、收入压力、房贷成本、精神抗压等方方面面的现实因素都会导致线下压力逐步向“线上转化”,由此产生戾气加重、对抗加剧等一系列的舆论连锁反应。另一方面则是随着互联网舆论的逐步融入,原先主要由传统新闻媒体掌控的舆论监督权力出现了“转移分配”,即在互联网“扁平化”的作用下,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手机视频、线上发帖等更为“自由化”的方式触摸到这股“舆论监督权力”,这一具有颠覆性的权力再度分配,让更多的人愿意拿起手机去使用这一“从天而降”的权力。
需要注意的是,或许发帖人最初只是出于正当维权的朴素动机,但随着“一呼百应”“群起声援”等舆论监督权力的影响产生,很容易让其心理发生变化,这是因为舆论监督权力在实质性“变现”的过程中会难以避免地让人产生愉悦感和快感,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会在舆论发生、发酵、形成等过程中一步步走偏走歪的原因。
这种情况下,作为容易被诟病、被质疑的被监督对象,因为应对态度消极、处置方法不当、选择路径错误等原因而陷入舆论风波的概率势必大幅度上升,“舆情焦虑”也由此产生,毕竟没有谁可以经得起舆论聚光灯的持续照射。这是一个新领域、新课题,除了不少官号已经提到的转变观念、直面舆论等思维问题,还要在一些切实可行的路径选择上做些探索和努力。这里提供几个工作路径,以供圈内读者参考。
一是提前开展前置舆论风险评估。建议每年年初(一般建议在两会前后),根据网上形势变化、年度工作要点、重要时间节点等情况,开展一次全方位的舆论风险评估,要形成一份“见人见事见物”的舆论风险因子排查清单,并根据风险因子排查情况,制定针对性化解方案。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我这里说的舆论风险评估报告,不是泛泛而谈、云云而论,是要基于全面的实地考察、充分的网上样本、精准的网上形势研判之后而形成的具有实操、实用、实战、实效价值的舆情“体检”报告,为全年风险防范、应急处置、总结复盘提供智力支撑。
二是定期检验舆论风险处置工作预案的实操价值。虽然当前的大多数部门和单位都制定了舆论风险处置的各种应急预案,但以我的经验推测,这些预案大多数可能都是锁在各自单位办公室的保险柜里,在真正遇到突发舆论风波时,几乎不会按照预案进行。因此,建议圈内读者要把定期检验本部门、本单位舆论风险处置预案摆到首要位置,每年举办一次左右的桌面推演、“剧本杀”式应急演练,来检验本地区、本部门内部工作运行是否通畅、还存在哪些问题。这是因为,当一个突发舆情横跨多部门时,各部门都会处于“屁股决定脑袋”的立场考虑,在线下配合、信息传递、线上应对等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而这些问题是需要通过演练加以呈现,进而达到检验的目的。
三是建议组建第三方专家团队提供智力支撑。在现实的舆情处置工作中,如何说服单位领导显得非常关键。我们知道,受上下属管理的关系影响,下属给出的建议一旦与领导的观感相悖,即便下属的建议更符合舆情规律,但也很难说服领导。要想解决这个现实难题,就需要在内部构建起“第三方”,即提供来自专家团、专家组的专业意见,实践证明最终说服领导的概率会大幅度上升。
四是开展实操实效实用实效的体系化能力培训课程。一切工作关键在于人,建议围绕实战、实用、实操、实效的目标定位来定制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能力课程培训。比如按照数据监测(当突发舆情发生后,如何设置检测模型)、风险研判(事件引燃之后会出现哪些关联风险)、通报撰写(如何根据线下情况撰写一份情况通报)等等不同阶段,开展真正的实操能力培训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