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衢州交警近日在微信推文中使用不当标题而冲上了热门热搜,引起了舆论较为一致的批评反馈。随后,衢州交警也公开作出了回应和道歉。
这再一次警示我们:即便是在舆论宣传工作已经走在时代前列,且备受各方好评的浙江,也依然有可能发生这样的低级错误,需要我们更加慎终如始地将舆论宣传工作摆到极端重要的位置上,以避免这样的“翻车”事故接续发生而给党的形象带来不可挽回的负面损失。
分析认为,这样的标题之所以引发舆论激烈批评,主要由以下三方面原因,需要身处于宣传职能关键岗位的“关键人”时刻加以自我提醒。
一是人为泛化制造群体标签容易埋下风险隐患。在涉酒驾这个特定议题上,男性和女性并没有任何原则性的区分必要。也就是说,微信推文使用“其中女司机25人”“她们喝了多少”这类容易引起舆论对女性酒驾人群高关注度的标题,会诱导舆论不自觉地形成对女性群体的不友好观感,这是舆论宣传工作的禁忌。这样的教训此前也曾发生过,比如前些年的“低端人口”、去年的“小镇做题家”等同样引发社会舆论一致批评的负面事件。这也告诉我们:在做舆论宣传工作时,谨慎使用这类带有不友好意图的标签,特别是在涉及性别、地域等容易引发争论争吵的话题上。
二是正面宣传与警示惩戒之间自带情感冲突风险。这其实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进一步分析衢州交警刊发这条微信动机可以发现,衢州交警想通过刊发这样一条带有警示惩戒意义的宣传微信,来教育和引导更多人不要触碰酒驾这条规则红线。但需要注意的是,这样的微信本质上是基于对当事人进行法律法规的惩罚,及在舆论层面制造负面影响的惩戒教育,具有天然的压抑情感属性,这与像先进典型学习这样的正面宣传势必存在情感情绪上的本质冲突,这也就是为什么舆论在看到这条微信“其中女司机25人”“有你认识的吗?”这些刻意提及女性酒驾群体语言后感到非常不舒服的关键原因,特别对于广大女性群体而言,会显得更加突出。
三是标题语言一旦渲染过度容易适得其反。分析认为,标题语言在尺度和分寸上的拿捏,历来就考验宣传工作者把握互联网舆论规律的能力,这是因为受到新媒体舆论宣传KPI需求影响,一些政务新媒体宣传岗位的从业者就会有意识地将“越新奇越容易引发关注”的社交媒体特点奉为从业圭臬,而全然不顾一旦过度过分而引发负面舆论的风险隐患,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一直强调三审三校重要性的深层次原因。在初稿编辑因为意识缺乏而没有兼顾到这块的时候,是需要复审、终审的分管同志加以针对性的改正。
不过无论怎么说,这都是一个可以避免且应该避免的“翻车”事故,希望其他地方也能引以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