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跟评是宣传引导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互动交流,多维探讨,让公众对于某一事件形成符合客观事实,符合主流价值观,符合正向情绪走向的方式。
跟评的作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四种:
一是强调重点
事件中的核心内容是什么,通报中的关键点在哪儿,事件调查处理的结果是怎样……将官方通报中的重点内容提炼出来,或浓缩成一句话,或直接引用,或涉及多个部门的,把每个部门的态度与结果抽取出来,划重点就是要让网民对新闻舆情中的关键信息,第一时间关注到,然后再去通篇阅读,增加了解。
做强调是一种转述,即先要自己找到内容中的新闻点和价值点,再以原文或个人理解的方法,在评论区里展现出来。
二是解释疑点
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调查就是这么个进展,处理就是这么个结果,但这三者间的逻辑关系如何,事实情况是否清晰,调查过程是否力度和速度是否到位,追责处理的依据又是什么?解释型跟评就是把这些问题转化成个人的答案,以让官方通报的内容更具体。
做解释是深度理解,是把官方新闻或舆情通报中的潜台词放在台面上,以帮助公众了解。
三是降低伤害点
对于可能形成地域攻击,性别对立,职业歧视等,有着伤害性不良方向的内容,应鲜明表达出对此类言行的态度,谩骂不是交流,有事说事不能无限扩大,当发现有人要带歪节奏,就应相对应地去纠偏。
网络舆情的争议是客观存在的,但舆情事件造成的社会伤害是要努力降低的,这除了官方的积极应对,也包括评论中的去情绪化,不以预设观点去夸大甚至虚化事实,而应以事实为依据的还原;不以简单的个人好恶去站队,而是就具体出现的问题去展现解决的办法与途径。
降低情绪伤害就是在评论区中多体现,有价值有分析有帮助性的内容,压缩不论事实为骂而骂,不分对错只挑动情绪对立的内容。
降低伤害点是不能任由情绪化内容成势,而是让更多网民把关注点放在对于事实本身的理解,对于问题的反思,对于如何完善提升措施的讨论上。简单说,就是用有意义的评论去对冲情绪宣泄。
四是建立兴趣点
不同人对同一事件有不同的看法,这很正常。在评论区,谁的观点更新更深更有趣更有话题扩展性,自然会吸引其他网民的关注与参与。多维度的探讨,个性化的评论角度与表达方式,是带动其他网民思路的重要方式。
跳出事件看事件,举一反三也好,横纵比照也好,同类事件分析是一种具象化手段;事件背后有知识,一条有依据有出处的知识性评论,可以增加网民在对此事件关注中的有效信息获得;聊天可以有意思,好玩的,有趣的,能够发散思维的,归属于正向情绪范畴,能发现兴趣点的段子手,总是网评中受欢迎的类型。
要做有效果的网评,网评要发挥交流引导的作用,就要从快、准、深、情几个字入手。
快就是迅速反应,要先人一步发言,才能争取先入为主的效果。评论区的信息也是分秒必争,网民们常看的也就是评论中头部的内容,因而网评要能够迅速地对新闻事件或社会热点做出反应,找好自己的切入点,并以自己的方式快速地表达出来。
准就是要观点鲜明、立场明确,自己是什么观点,为什么要这么表达,其他网民会怎么看,这三层是递进关系,有价值的评论才会有效果,价值则来源于对事实的把握,对调查处理结果的评价,对这一件事社会意义的分析。有效果的网评文章其观点必须明确正确,体现自身的认识高度,并能通过简洁直白的话语表达出来。
深则体现网评者的网络阅历,要么是能够对整体事件形成梳理,要么是具备关联性事件的参照类比,要么是能对事件中的知识点进行讲解,要么是能够挖掘新闻事件背后的原因、影响和意义。深包括视角广和理解深两层含义,自身观点能对他人其他帮助或引导思考探讨,就是网评的内容价值。
情是指要善用网络方式进行交流,要熟悉平台用户的特点,网评的语言要避免使用晦涩难懂的词汇和句子,专业的话用网言网语来表达,一般情况下,不要长篇大论,同时要发挥文字自身感染力的作用,可以用能够与他人探讨的句式或语气,减少对立,吸引平等尊重的相互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