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四川省江安县公安局四面山派出所将“维护辖区稳定、守护一方平安、服务人民群众、推进社区治理”与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融为一体,坚持服务在基层、战斗在一线,全力守护辖区平安。
民力共享——
凸显基层社会治理实效
因时制宜,设立“驻村辅警”。该所试点推行了以“体制机制创新突破”为抓手的“一村一辅警”改革,实行“本地选聘,薪酬累计,职责叠加,公安主管”运作模式,大幅延伸警务触角,被写入江安县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和《宜宾市派出所三年高质量发展规划》。
攥指成拳,设立“四面山义警队”。在村民自治的基础上,该所在辖区17个村(社)设立“义警巡逻队”。以驻村辅警为队长,带领本村(社)退伍军人、热心群众、村组干部,在各村(社)治安复杂点、易发案路段开展巡逻,构筑本村(社)安全防护的屏障。今年以来,共协助抓获各类违法犯罪人员17人,派出所行政案件同比下降10.3%、刑事案件同比下降13.3%。
增强关爱,设立“女子义警队”。四面山镇辖区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占全部人口的47%,数量较多。为降低针对留守人员的案件发生率,该所创新设立“女子义警队”,对留守妇女进行心理疏导和维权,避免其遭受犯罪;为空巢老人和儿童带去陪伴,确保身心健康。
三建共享——
密织“立体防控”智慧网络
党政主建,信息共享。在城镇主路搭“天网”35个,乡村小道建“雪亮工程”179个,实现辖区交通要道全面覆盖。在居民住宅区建起“智慧小区”。辖区内9个中小学幼儿园视频监控摄像头及一键式报警装置已100%接入“天网”,全面实现对拥堵、攀爬、翻越、入侵的监控和报警。
群众自建,弥补主建。辖区重点场所、企事业单位、居民小区及广大村民在政府统筹基础上,自费在房前屋后安装监控系统、普及“两车天眼”的安装,创建“手机一键报警”、开发“预警村村响”、增添“电视遥控报警”、架起“村村通”小喇叭,实现智能防范、预警及时。
科技强警,提高效能。借助技术手段,实现快速指挥,监巡合一、人机互动。2020年5月推出“无人机巡防”,实时对辖区内治安乱点、案件高发地等重点区域进行动态管控,确保平安不出事。
警务前移——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为打通警民关系“最后一公里”,该所积极思考,变被动为主动,努力实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
流动警务,把警务站设在群众家门口。四面山派出所创新全县首个“121”流动服务站,把“警务站”搬到群众家门口,为群众提供户籍咨询、开展安全宣传、接受群众求助,实现了与群众沟通零距离、为群众服务最高效。
联动服务,“线上+线下”让群众称心。实行错时制、延时制、预约制,下放办理权限,大力推行“互联网+公安政务平台”、“微户政”,增设自助户政业务终端机,建设“一站式政务服务点”,实现异地办、就近办、一次办、自助办、随时办,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加强调解,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驻村辅警、义警队员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第一时间发现苗头问题,实现苗头纠纷不出“驻村辅警室”;对收集到的小矛盾,社区民警主动了解、积极介入,小纠纷不出“社区警务室”;打造“虎哥调解室”品牌,及时化解较大矛盾,做到复杂纠纷不出“公调对接室”。今年以来,成功化解矛盾纠纷97起,调解成功率达99%,风险防控能力进一步增强,辖区未发生一起因民转刑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