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公安局花都区分局关于政协十一届花都区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2014号提案答复的函
广州市公安局花都区分局关于政协十一届花都区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2014号提案答复的函 杨义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有效改善非机动车车道,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提案》(第2014号,以下简称《提案》)收悉。我分局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区交通运输局和各街镇等会办单位进行认真研究办理,并与您在6月20日进行了座谈交流,经综合各会办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提案》中提出目前电动自行车的通行需求,以及电动自行车违法导致的道路交通安全问题,建议从电动自行车驾驶员培训、非机动车道改造提升、非机动车过街设施和志愿者引导等方面,改善非机动车通行环境,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关于对电动自行车驾驶员进行交通安全知识培训和考核合格持证上路的建议。按照《交通安全法》相关规定,电动自行车属于非机动车管理范畴,无持证上路等强制要求。根据广州市电动自行车相关管理办法,电动自行车上路需登记号牌。目前我区主要结合登记号牌工作,针对重点人群加强交通安全知识培训,同时在日常工作中由各职能部门定期对企业、校园、村居等开展电动自行车交通安全宣传和劝导工作。 (二)关于加强非机动车道与机动车道路面衔接的建议。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区交通运输局牵头开展非机动车道改造提升工作,以“因地制宜”、“一路一策”为原则,针对人非共板设置路段,完善非机动车道与机动车道路面衔接,今年已完成芙蓉大道的非机动车道衔接位的改造工作。在新建道路设计阶段,我分局坚持提出机非共板的要求,减少非机动车道与机动车道路面不平整的问题;如道路条件现状,选择人非共板设计方案的情况下,要求必须完善非机动车道与机动车道路面衔接的坡度,从头抓好非机动车道改善工作。 (三)关于适当加宽非机动车道的建议。根据广州市非机动车道改造提升工作要求和区委主要领导的工作部署,2023年以来我分局积极推进非机动车道改造提升工作:一是对非机动车道不符合最新规范指引2.5米宽度的,机非护栏进行整改拆除,完成整改约6.5公里;二是采取压缩机动车道空间或利用富余机动车道的措施,增设1.5米宽非机动车道或拓宽非机动车道2.5米以上,共增设或拓宽非机动车道约38.5公里;三是对拓宽后宽度达到2.5米以上的非机动车道完善机非护栏,规范非机动车通行秩序,共增设机非护栏约16.2公里。 (四)关于优化路口非机动车等待区的建议。根据广州市相关指引,我区各职能部门积极推广非机动车等待区、专用通道等路口过街设施,已完成迎宾大道-天贵路、迎宾大道-曙光路等40多个交叉路口等待区。在等待区设置方面,主要考虑避开右转专用道的位置,设置禁停网格线,避免非机动车等待时阻碍右转车辆通行,同时减少冲突隐患;其次在左转、直行分开放行路口,同步设置非机动车左转、直行等待区,规范非机动车按指引等待。 (五)关于组织发动志愿者劝导电动自行车在非机动车道行驶的建议。我区各街镇均有根据区道安办要求,聘请交通协管员在各街镇重要路口,围绕非机动车不戴头盔、不按车道行驶等违法行为开展交通劝导工作。另外发动辖区志愿团队投入到路口、村居的交通劝导工作中,配合交警部门做好劝导、宣传工作,切实规范电动自行车的通行秩序。 三、下一步工作 针对您提出的问题和建议,我分局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将进一步推进相关工作:一是持续开展非机动车道改造提升工作,从干道到支路、从城区到乡村,制定计划逐步推进;二是持续推广非机动车过街设施建设,完善等待区、专用通道和专用信号灯等设施;三是持续加强交通劝导宣传工作,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提高群众对非机动车道正确使用的思想认识和遵守交通规则的安全意识。 感谢您对我区交通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上意见可主动公开。 广州市公安局花都区分局 2024年9月1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