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拱北边检站:
一轮班次 两个小时 保障旅客顺利通关
9月15日,虽已入秋,但广东珠海的天气依旧炎热。坐落在珠澳交界线上的拱北口岸,暑期的通关热潮还未褪尽,便迎来了中秋的客流高峰。
9月15日,拱北边检站执勤三队民警曾玉龙在人工查验通道查验旅客证件。丁瑞摄
拱北口岸是连接珠澳两地的重要民生通道。澳门居民从这里返乡团聚的客流高峰从9月13日晚上便拉开了序幕。珠海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拱北边检站执勤三队民警曾玉龙原本当天休息,由于通关旅客量大,他也被安排了值班,在口岸现场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极端客流高峰。执勤、备勤两种模式间来回切换,已是节假日前夕至节假日结束拱北边检站移民管理警察工作的常态。
作为一名从部队转改的民警,从穿上军装开始到如今换上警服,曾玉龙的每一个中秋节都在岗位上度过,“我都十几年没在家过中秋了。”今年新婚妻子原本计划到珠海陪他过节,早在一个多月前就被他委婉拒绝了。在曾玉龙看来,作为移民管理警察,保障旅客团聚,是最大的成就与幸福。
忙忙碌碌中,时间很快来到19时许。这是拱北口岸的客流晚高峰时段,人工查验通道排满了旅客。他们大多都是回老家与亲人团聚的,还有一些人要过关赶车,时间非常宝贵。曾玉龙手指翻飞,快速、准确地为旅客办理通关核验。
再次在备勤室见到曾玉龙,已接近20时30分。此时大厅内的客流已逐步趋于平缓,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有近200名旅客从曾玉龙手里接过证件,踏上了自己的旅途。
同样要在岗位上连续奋战度过中秋节的,还有坚守在旅客咨询岗位上的陈燊东。他是拱北边检站执勤十一队民警,更是该站处突队伍的骨干力量。“我们的职责就是回答旅客咨询,处置各类突发事件。”陈燊东介绍。
拱北口岸限定区域占地面积大、通道设置多、人员往来频密,证件或贵重物品遗失和旅客高温中暑、突发疾病、小孩走丢等各类问题,几乎每天都在陈燊东的身边上演。这让陈燊东养成了一个“多管闲事”的习惯,看到没有家长陪同的儿童和行动稍有不便的老人,都忍不住问上一嘴。
正常情况下,两个小时完成一轮班次,就可以回到备勤室休息一下。如果碰上棘手的事,等处理完了,可能就到了下一轮上勤的时间。正说着,对讲机里传来了呼叫。屁股刚着凳子的陈燊东“蹭”地站了起来,熟练地找到队里准备的葡萄糖,用温水冲泡后冲向大厅。原来,一名旅客低血糖,喝了陈燊东送来的葡萄糖后迅速恢复了。
匆忙间,短暂的休息时间接近尾声。陈燊东走向距离查验通道更近的点位站定,开始了新一轮的执勤工作。
(中国警察网记者马坤鹏、通讯员何志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