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民警及时劝阻,我的70万元才没被骗走!”近日,福建省福州市民陈女士想起之前险些被骗的经历仍心有余悸。
不久前,骗子通过某视频软件和陈女士取得联系后,以带其投资赚钱为由诱导陈女士转账。就在陈女士准备按对方要求操作转账时,福州市反诈中心预警电话和社区民警上门劝阻同步进行,成功保住了陈女士的积蓄。这是福州公安持续深化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福州公安深入贯彻“四专两合力”工作思路,统筹推进“打防管治建宣”全链条治理,反诈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电诈警情与案件数量显著下降,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提升。
从“个案攻坚”到“全链摧毁”
“打掉一个窝点,斩断一串链条”是福州公安反诈工作的核心思路。
2024年6月,福州市公安局升级建成实体化运行的侦查中心,全市13个县(市、区)同步建成专业队伍,形成“数据中心+指挥中心+协调中心”三位一体作战体系。
在类案攻坚中,福州公安承担全省冒充电商客服人员、冒充公检法两大类案攻坚任务。他们深入研究这两类诈骗犯罪的作案手法与特点,通过精准施策,推动全省这两类警情数下降超70%。
特别是在打击冒充电商客服诈骗中,福州公安梳理多起案件后发现,诈骗分子往往利用网购高峰期,以商品质量问题、退款等为由联系受害人。针对此类情况,警方与电商平台合作,加强对消费者的提醒,同时加大宣传预警工作力度,有效降低了此类诈骗的发生率。
从“被动处置”到“主动拦截”
“15秒!资金拦截速度再创新高!”亮眼数据的背后,是福州公安融合互联网大数据的硬核实战效能。
福州公安打通公安、银行、运营商、互联网企业的数据壁垒,当预警触发时,资金保护、通讯阻断、见面劝阻等指令同步下发,工作效率较传统处置模式有大幅提升。2024年以来,福州公安已累计止付涉诈资金2.4亿元,为群众筑起了一道“秒级响应”的资金安全防线。
科技赋能的触角远不止于此。福州公安建成互联网拦截系统,日均处置预警1.5万条。今年上半年,他们依托语音机器人和智能研判系统,大幅提升预警劝阻成功率,实现“预警即保护,劝阻即止损”的闭环治理目标。
如今,这样的智能预警系统,已成为守护市民“钱袋子”的“隐形卫士”。2024年12月7日,福州市民王女士就经历了一场“与诈骗赛跑”的守护行动。当日,王女士接到自称某金融机构客服人员的电话,对方以“账户存在安全风险,需紧急转移资金”为由步步诱导。就在王女士准备按对方要求转账时,福州公安的智能预警系统捕捉到异常交易信息,立即启动多级预警机制:反诈中心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致电王女士揭露骗局,社区民警同步上门当面劝阻,银行系统也对其账户采取了保护性措施。多环节联动之下,他们帮助王女士避免了数十万元的损失。
从海量数据中精准识别风险,用智能算法织密防护网络,福州公安不断前移反诈防线。
从“公安独奏”到“社会合唱”
“同学,这是最新的‘反诈宝典’,遇到陌生链接千万别点!”6月12日,在某大学校园里,“全民反诈宣传队”的学生们正分发宣传手册。2023年12月以来,福州公安联合16所高校组建警校反诈联盟,300余名志愿者成为校园反诈宣传员。
不仅如此,2024年以来,福州公安打造“警民e家”线上平台,建立微信群6.9万个、覆盖710万名网民,推送宣防信息700余万条;线下开展主题宣传活动300余场次,发放资料50余万份。针对老年人、学生等群体,精准推广“国家反诈中心”App,制定16个应用场景,助力安装人数达300余万人次。
福州公安还通过举办各类反诈宣传活动,深入社区、学校、企业等场所,与群众面对面交流,普及反诈知识。7月11日,在一次社区反诈宣传活动中,民警通过真实案例分享、现场互动问答等形式,向居民详细介绍了常见的诈骗手段与防范方法。居民们积极参与,提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可疑情况,民警一一耐心解答。
从街头巷尾的宣传海报到指尖上的预警提示,从民警的追逃抓捕到群众的主动举报,福州公安正携手社会各界,织密一张反诈防护网,让电诈犯罪无处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