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近年来,湖南省公安厅交管总队充分发挥省道安办议事协调机制的作用,推动协同共治建立“县域道路交通安全风险评估预警系统”,对道路交通安全风险状况系统分析、科学评估、及时预警,对风险点源“精细画像”和动态跟踪,最大限度把各类风险防范在源头,全省连续5年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零发生”。
近年来,湖南省公安厅交管总队聚焦“人、车、路、企、政”五大要素,建立“县域道路交通安全风险评估预警系统”,应用“一份‘体检’报告、一个预警平台、一剂对症良药”的防控模式,对风险隐患精准施策和靶向治理,全省道路交通事故亡人数、较大道路交通事故起数分别由2021年的5333人、19起下降至2024年的3594人、13起,分别下降32.6%、31.6%。
“通过建立‘评估+预警’防控机制,统筹各方力量,推动协同共治,对县域道路交通安全风险实行科学评估、实时监测、智能预警、通报交办、落地整改的闭环管理,将风险防控责任落实到乡镇政府、职能部门、社区村组,最大限度把各类风险防范在源头、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全省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中向好,道路交通本质安全水平稳步提升。”湖南省道安委副主任、省公安厅交管总队总队长蒋有为说。
一份“体检”报告
科学评估风险隐患
湖南省公安厅交管总队建立集数据资源中心、云计算中心、大数据应用平台于一体的“湖南省道安监管云”,将省道安监管云、省公安厅警务云、省政务云“三云”数据融合,归集公安、交通、发展改革、应急、气象、高速公路集团等27个部门1312类、1411亿条数据,为分析评估和治理县域道路交通安全风险隐患提供数据支撑;同时,构建“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的防范化解闭环,科学评估风险,做到可防可控。
“打破部门壁垒,搭建县域道路交通安全数据资源中心,才能科学准确评估县域道路交通安全风险,制作出合格的‘体检’报告,为有效防范道路交通安全风险奠定坚实基础。”湖南省道安办副主任、省公安厅交管总队副总队长唐军说。
他们抓住当前县域道路交通安全主要风险的突出方面,分为“事故类、基础类、管理类”三个风险类别,筛选出容易诱发道路交通事故和制约交通安全的14个重点风险维度、120个风险因子,运用自动化计算、分析,完成业务数据的采集汇聚和风险类别的辨识甄别;对14个重点风险维度逐个建立“静态业务指标+动态案事件+地域性特征”的分析模型,每个维度可统计、可量化、可排名。同时,通过对基础数据、业务数据的统计,采用“优劣解距离评估法”等国际通用评估法则,计算每个风险维度的数值大小及排名,对全省129个县市区道路交通安全年度状况逐个进行低、中、高风险划分,科学评估,精准画像,形成“体检”报告(即《县域道路交通安全风险综合报告》和《县域道路交通安全风险详细报告》),发送市县两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为精准防控交通安全风险提供科学指引和决策参考。
近日,记者在省道安办“县域道路交通安全风险评估预警系统”显示屏上,详细浏览了平江县道路交通安全“体检”报告。系统从高风险预警、交通安全宣传、两站两员建设等重点风险维度和“两客一危”车辆、万车死亡率、百公里事故率、涉车驾管源头重点人等风险因子,打分排名综合评估,评定为2024年交通安全高风险县。省道安办将这份“体检”报告送岳阳市委市政府和平江县委县政府,平江县委县政府很快以“两办”名义制定“一县一策”风险防控方案,迅速部署安排整改工作。
“全省市、县两级道安办对标开展‘下沉两级’风险评估,把交通安全风险评估延伸至乡镇街道、社区村组,将道路交通安全风险防控上升为党委政府工作日程的重点内容,真正压紧压实道路交通安全党政属地责任。”湖南省道安办专职副主任、省公安厅交管总队交管支队政委方鸿飞说。
一个预警平台
及时整治风险隐患
湖南省道路交通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提示您:2025年3月份,娄底市娄星区“两客”车辆违法违规报警数334次,均车报警率为0.45,全省风险排名第107位;危化品运输车辆违法违规报警数48次,均车报警率为0.18,全省风险排名第88位,“两客一危”车辆不安全驾驶行为较多,监管不严,企业主体责任缺失,请登录湖南省“县域道路交通安全风险评估预警系统”及时签收和处置,强化协调共治,加强此类风险管控。
今年4月27日,这条省道安办编制的风险预警信息同时发送到娄底市、娄星区两级党政领导和道安办负责人。4月28日,娄星区相关党政领导及责任部门即时展开处置工作。娄底市公安局交管支队向娄星区交通运输局发出《关于“两危一客”预警的函》,一天后,娄底市新强物流公司、娄底市新旺达汽车运输公司、娄底市龙行天下旅游汽车运输公司等5家企业,相继收到娄星区交通运输局送达的《突出问题和隐患整治交办清单》,娄底市交管支队、市交通运输局积极督导,约谈相关企业。一个月内,相关企业按照清单要求,积极整改,清零销号。整改情况经交管、交通运输部门验收后通过系统反馈市、省道安办审查评价。
“从发出预警信息、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签收、下发整改清单、整改验收、反馈评价,构建出一个完整的管控闭环,保证了高风险预警高效处置到位。”省道安办副主任王明华告诉记者。
湖南省“县域道路交通安全风险评估预警系统”科学设置了高风险企业、高风险车辆、高风险人员、高风险路段、涉高重点违法等18个预警子模块,建立“省级统筹、市级主责、县级主抓”的责任体系,省道安办依托“道安监管云”每月汇总梳理省道安委成员单位及交管总队业务部门列出的重点隐患清单、重点任务,通过系统自动归类并生成高风险预警信息,再由省道安办推送属地市县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第一时间引起党委政府重视,推动企业和乡镇街道等主体部门及相关监管部门,加强隐患整改,及时汇总反馈,有效推动了工作落实和责任落地。
怀化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市道安办副主任张春松告诉记者,今年5月,怀运集团辰溪分公司因有三条违法未处理被省道安办预警,并被划为高风险企业,市道安办及时督导该公司整改,落实规章制度,惩戒违法违规驾驶人,加强日常监管和培训,进一步增强了驾驶人的业务水平和安全意识。
一剂“对症良药”
压紧压实防控责任
湖南省道安办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至4月份,全省摩电车辆亡人交通事故占比38.7%,摩电车辆交通事故风险比较突出。5月份,省道安办对摩电车辆戴盔率底、违法载人现象严重的桃江县、隆回县、蓝山县等三个县道安办发出通报,责令其强化综合治理、源头管控和宣传教育工作。一个月后,上述三县涉摩电车辆交通违法打击起数环比增长12.2%以上,涉摩电车辆交通事故亡人数环比下降10.1%以上,摩电车辆戴盔率由50%以下分别提升到81%、82%、82%。
为压紧压实县域道路交通安全风险防控责任,湖南省道安办建立风险预警处置“月通报制度”,每月通报各地逾期未处置高风险预警情况,对预警数量多、逾期未处置、多次处置无效的地方和单位部门,采取提醒约谈、挂牌督办等措施责令整改,市县道安办及时反馈整改情况。同时,省道安办将高风险预警处置情况纳入全省安全生产考核项目。“月通报制度”这剂“对症良药”有力推动了属地管理主体责任和单位部门监管责任的落地,全省道路交通安全治理模式逐步从“交警主导”“一元管理”向“党政主导”“多元治理”转变。
据统计,2024年,湖南省“县域道路交通安全风险评估预警系统”共推送高风险预警4917条,有效处置率96.93%。促进了“两站两员”、驻村辅警、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干部基础信息采集、“七必上”违法劝导、教育宣传、隐患排查等工作落实,推动乡镇街道党委政府履行道路交通安全包保责任,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最后一公里”无人问、无人管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