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获各类经济犯罪案件49.2万起,挽回经济损失1226.5亿元;
全面实施居民身份证业务“全国通办”,近1亿人次群众享受异地办证便利;
2024年外籍人员来华人次和免签入境人次同比分别增长80.7%、112.3%……
7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京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公安机关以高水平安全护航“十四五”规划高质量完成的有关情况,并就严打突出违法犯罪、优化公安政务服务、完善高质量发展体系等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回答记者提问。
亮点一
全国刑事案件总体呈下降趋势
我国长期处于全球命案发案率最低国家行列
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
公安部刑事侦查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期间,全国公安机关着眼人民群众对安全感、幸福感的新期待新要求,依法持续加大对刑事犯罪的打击力度,全国刑事案件总体呈下降趋势,向好态势持续巩固。
从刑事案件数来看,“十四五”期间,全国公安机关依法严厉打击各类突出违法犯罪活动,刑事案件立案数大幅下降。其中,2024年立案数同比下降25.7%。从命案发案率来看,我国长期处于全球命案发案率最低国家行列,“十四五”期间,命案发案率持续走低,2024年中国每10万人命案发生数为0.44起,是世界上命案发案率最低的国家之一。从八类严重暴力刑事案件数来看,“十四五”期间,我国杀人、爆炸等八类严重暴力刑事案件数持续在低位运行,2024年同比下降2.7%,社会治安环境持续净化。
“我国是世界上命案发案率最低、刑事犯罪率最低、枪爆案件最少的国家之一,是世界公认的最安全国家之一。”发布会上,公安部有关负责人的话语掷地有声。
亮点二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
21个省份实现“一村(格)一警”全覆盖,警务协同效能不断提升
“有困难,找警察”,这是老百姓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为了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近年来,公安机关持续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安全根基。
“十四五”规划就“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现代化”作出部署,公安部专门编制《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确立27项重点任务。全国公安机关认真落实规划目标任务,推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立体化更加严密扎实、法治化更加规范健全、社会化更加广泛深入、专业化更加精准有力、智能化应用更加普及到位,社会治理效能更加凸显。
整体防控效能实现新提升——公安机关深入落实公安武警联勤武装巡逻等机制,优化部署“1、3、5分钟”快反圈,日均投入巡防警力52万人次、群防群治力量54万人次;会同教育部门深化“护校安园”专项工作,全国涉校刑事案件连续多年下降;会同卫健部门落实医院安保10条措施,全力守护医院安全。
基层基础得到新加强——公安机关坚持“大抓基层、大抓基础”,持续推动重心下移、警力下沉、保障下倾,全国基本实现派出所警力占比县级公安机关40%以上,21个省份实现“一村(格)一警”全覆盖;深入推进派出所“两队一室”改革,1.3万个派出所建立了“两队一室”;探索建立新型社区警务机制,支撑服务公安工作的实战效能明显提升。
综合治理开创新局面——公安机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开展“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持续深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及时发现消除一大批安全隐患;广泛发动群防群治工作,社区安防、警民联防普遍加强,共建共治共享的综合治理格局加快形成。
机制建设取得新突破——公安机关持续完善基础防范、联合打击、区域协作、应急处置等机制,警务协同效能不断提升;连年开展打击整治枪爆违法犯罪等专项行动,连续3年组织开展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签订区域警务合作协议280余项,进一步增强服务保障水平。
亮点三
“一网通办”取得标志性成效
整合高频服务事项和便民应用308项,累计注册用户1.14亿人
近年来,公安机关不断推进“一网通办”“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极大便利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十四五”期间,通过全国公安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和公安“一网通办”App,整合集成身份证办理、交通管理、出境入境等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和无犯罪记录证明开具、网站备案查询等便民应用308项,累计注册用户1.14亿人,共提供服务3700余万次。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全国一体化公安政务服务平台,是公安机关落实“十四五”规划关于“全面推进政府运行方式、业务流程和服务模式数字化智能化”要求而升级打造的服务型平台。自平台上线以来,公安机关已累计提供身份认证服务13.91亿次,部门间跨网交互服务16.1亿次,为更好推动“一网通办”落地见效奠定了良好基础。
“下一步,公安机关将积极利用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整合各类公安政务服务应用,以公安政务服务App为主渠道,面向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捷、智能的‘一网通办’服务。”公安部环境资源和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局、知识产权犯罪侦查局负责人表示,将从加强顶层设计、破解难点堵点、加快创新驱动三方面发力,进一步完善系统建设、服务内容和服务质效,不断优化企业群众办事体验。
亮点四
交管领域行政管理服务不断创新
推出60多项“一证办、异地办、网上办”改革措施
为适应我国机动车和驾驶人数量的增长,近年来,公安交管领域的行政管理服务不断改革创新。如今,通过“交管12123”App就可以申领到电子行驶证、电子年检标志等,人民群众美好出行的愿望和需求得到了极大满足。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十四五”期间,公安部持续深化公安交管领域的行政管理服务改革,驾驶证“全国通考”、小客车登记“一证通办”、驾驶证行驶证电子化等60余项交管便民措施全面落地,惠及群众60多亿人次,减少群众办事成本1000多亿元。
在减证便民服务方面,公安机关全面推行放宽检验周期、“交钥匙”便捷办等车检改革的新措施,提升车检便利化水平。同时,公安机关推进与税务、商务等部门实现信息网上传递、网上核查,累计为群众减少办事材料40多亿份。
在助力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公安机关会同商务部等部门推出了系列改革措施,便利汽车流通消费,并推进与法国、塞尔维亚等国家实现驾驶证的互认,积极配合交通运输部与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国家签订国际道路运输协定,服务构建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
在创新应用电子证照方面,目前全国已有1亿多机动车车主申领了电子行驶证,有3亿多名驾驶人申领了电子驾驶证。同时,公安机关积极推进电子证照跨行业互认互信,方便群众在保险理赔、汽车租赁、通行证办理等业务场景中亮证亮码。
“我们坚持科技引领,推广应用全国统一的交管互联网服务平台、‘交管12123’手机App,为群众提供了35项业务网上通办。”公安部交通管理局负责人表示,目前,网办业务比例超过41%,线上服务质效不断提升。
亮点五
进一步完善服务高质量发展体系
下一步将专门出台文件,制定针对性具体措施
高质量发展,是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热词”“高频词”。近日,公安部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就进一步完善公安机关服务高质量发展体系作出全面部署。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下一步,公安部将专门出台文件,制定针对性具体措施,精准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在服务创新发展方面,公安机关将更加主动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对有关新兴领域实行包容审慎监管;更加有力保护科技创新成果,依法严打侵权假冒等犯罪;更加精准服务引才引智,加快形成更具竞争力的引才引智制度体系。
在服务协调发展方面,公安机关将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动建立全国统一的人口登记管理制度;深化区域警务协作,适时推出一批新的服务举措;围绕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优化文化体育活动等审批流程,支持推出更多优秀公安影视文化作品。
在服务绿色发展方面,公安机关将依法严打环境资源犯罪,助力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做好“长江禁渔”等工作,构建立体化、多维度、多层圈生态防护体系;依法严打假冒绿色农产品、扰乱旅游市场秩序等违法犯罪,促进生态保护效果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在服务开放发展方面,公安机关将继续优化口岸签证、过境免签等政策,改进交通、住宿等服务管理措施;全面提升空港、海港、陆地边境等口岸通关便利化水平,助力建设贸易强国;深化国际执法安全合作,维护我国公民、法人在海外合法权益。
在服务共享发展方面,公安机关将大力推进公安政务服务均等化、便利化,依法严打侵害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权益的各类违法犯罪,发展壮大群防群治力量,推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