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省顺昌县公安局大干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称一辆轿车在大干镇大干村坠入鱼塘,情况危急。大干派出所民警立即通过可视对讲机指派最小应急处置单元前往救援,救援人员仅2分钟就赶到现场,使用救生绳、救生竿、游泳圈等工具成功将被困车主救出。
自2024年以来,南平市公安局以“处置更快一步、损失减少一分”为导向,将单位企业保卫力量、村干部、网格员等基层力量编入最小应急处置单元,通过标准化培训和实战演练提升应急响应能力。截至目前,全市3180个最小应急处置单元已协助处置警情1064起、化解矛盾纠纷948起,救助群众46人。
南平市公安局深入推进自救体系建设,制定自救体系建设工作规范,以建设最小应急处置单元为重点制定规范标准,凝聚城区保安员、保卫干部、网格员及村“两委”干部、村级警务助理等力量,实现突发事件“就近、就早、就小”处置。
如今,一套科学高效的精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已在南平全面落地。南平市公安局统筹整合辖区8000余名一线安保力量,按照“核心区域重点布防、密集场所动态巡防、基层社区常态守护”的原则,组建3180个最小应急处置单元,实现城市全域覆盖。在党政机关、医院学校等重点区域,1190个最小应急处置单元每班配备4名安保人员,通过值守巡逻的方式,牢牢筑起安全防线;在商场、景区等人员密集场所,307个最小应急处置单元持续巡查,及时疏导人流、化解潜在风险;在1683个村居(小区)最小应急处置单元,村“两委”干部和网格员走街串巷排查隐患,确保基层防护无死角。
在装备保障层面,各最小应急处置单元均实现标准化配备,严格落实处置、防护、应急等统一标准,不仅配齐可视化对讲机、防护器具等基础装备,还按需选配专业防护与急救设备,全面提升应急处置效能。
此外,南平市公安局推动学校、医院、商场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应急处置单元开展常态化实战演练,建立治安牵头、巡特警组织、派出所统筹发动的“场景化训练+常态化演练”机制,明确学校、医院每季度,其他场所每半年至少开展一次培训演练,确保形成条件反射式处置能力。
同时,南平市公安局制定最小应急处置单元处置程序指引,将可疑治安报告、矛盾纠纷化解、制止违法犯罪等重点任务,层层拆解为信息收集、现场管控、伤员救治等12个具体环节,让一线处置人员有章可循。
“从应急处突‘前哨站’到基层治理‘稳定器’,南平公安系统最小应急处置单元以标准化建设夯实基础、实战化训练提升能力、精准化激励调动积极性,绘就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图景。”南平市公安局有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