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街头巷尾的安全守护到执法办案的公正严谨,从科技赋能的智慧警务到服务民生的细微之处,法治早已融入沙湾百姓生活的每个角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沙湾市公安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群众满意作为公安工作最高标准,2016年获评“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2018年被自治区公安厅评为“全疆执法示范单位”,2025年再次获评“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
日常守护,让群众的获得感触手可及
3月17日,沙湾市居民王女士接到自称抖音客服的电话,对方称其开通了抖音会员,如果不关闭每月将自动扣除800元费用。王女士一时着急便按照对方指引操作,下载了某屏幕共享软件,随后发现卡内10万元现金被转走,这才意识到被骗。王女士十分懊悔此前民警来宣传时自己没有认真了解,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拨打了报警电话。
沙湾市公安局接警后,立即对涉案账户进行止付冻结,并立即展开资金追回工作。目前已为王女士追回9万余元被骗资金。5月26日,当民警将最后一笔资金返还至王女士账户后,王女士连忙来到刑侦大队将一面印有“尽职尽责 为民挽损”的锦旗送到民警手中,并连连致谢:“谢谢警察同志,麻烦你们了,是你们通过不懈的努力与时间赛跑,我的损失才得以挽回,以后我一定认真学习反诈知识!”
这样的案例,在法治公安的实践中屡见不鲜。从推行“阳光警务”公示案件进展到建立“执法全流程记录”制度,从“向阳花女警服务队”以柔性执法服务百姓到“执法服务热线”24小时受理群众咨询和投诉,沙湾市公安局把规范执法工作融入到对百姓柴米油盐的守护,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法制大队民警维护执法办案管理中心登记管理一体机。
科技赋能,让法治思维融入智慧警务
沙湾市公安局积极顺应信息化发展趋势,大力推进执法信息化建设,以科技赋能执法规范化,建成智能化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实现接处警、受立案、案件办理等全流程网上流转,执法数据自动采集、智能分析。同时,推出“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平台,实现95%的行政审批事项网上办理。
科技赋能的本质,是让每一次数据流转、每一项智能应用都深植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内核。2023年12月,沙湾市公安局联合市人民医院建成全疆首个“醒酒救助中心”,并辐射全市各乡镇卫生院,截至目前先后依法处置涉酒人员550人;2024年3月,联动市司法局、交通运输局、辖区各保险公司建成塔城地区首个综合性道路交通事故快处快赔服务中心,实现交通事故责任认定、车辆定损、保险办理及理赔一站式线上服务,真正做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法制大队民警存取案件卷宗。
监督增效,让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检验
沙湾市公安局依托智能化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实现“一站式办案、全流程监督、全要素管理”,创新建立“三级巡查+智能预警”监督机制,不放过任何一个漏洞、不降低任何一项标准,通过“扫描式”审核、“指导式”纠错、“闭环式”监督,为依法办理、妥善处置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2019年,在侦办一起涉案人员众多、线索复杂的重大案件时,沙湾市公安局法制大队临危受命。 面对堆积如山的零散案卷和上百条线索,大队全体成员迎难而上,展现了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办公室就是他们的战场,团队成员集体驻扎支起了行军床,连续两个月夜以继日地奋战在岗位上。
“证据链闭环是破案的关键”,这成为法制大队全体成员的坚定信念与行动指南。大家运用红、蓝、黄三色标记系统对庞杂线索进行高效梳理归类,通过集体研判、反复筛查,最终精准锁定30余条关键有效证据。当案件推进至发现涉案人员可能通过虚构债务实施敲诈的关键书证时,整个大队迅速投入紧张的核查比对工作。
面对数百份繁杂的银行流水记录,团队成员分工协作,连续数日进行交叉比对和分析,最终在一个深夜成功捕捉到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转账记录。这份记录为案件核心证据的固定提供了坚实支撑,成功瓦解了主要犯罪嫌疑人的心理防线,将十余人的犯罪团伙彻底摧毁。
执法监督就是要让每一个标点符号、每一个时间节点、每一条法律条款都成为守护法治底线的坚实印记。从执法流程规范到疑难问题研判,沙湾市公安局始终坚持用精益求精的案件审核筑牢执法防火墙,用抽丝剥茧的智慧破解疑难案件,用春风化雨的温度搭建警民连心桥。
“向阳花女警服务队”在田间地头以拉家常的方式普及法律知识。
民生导向,实现公安法治建设与矛盾源头治理双向赋能
沙湾市公安局注重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与法治公安建设的融合,从接警时的法律风险评估到调解中明晰权利义务边界,再到化解后的法治宣传跟进,形成“依法排查、用法调解、靠法定纷”的闭环。工作中,注重吸纳社区干部、法律顾问、人民调解员等多方力量,组建专业调解队伍,对复杂的矛盾纠纷提供专业法律指引,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的社会治理生态,实现公安法治建设与矛盾源头治理双向赋能。
今年4月初,沙湾市公安局“向阳花小分队”在工作中了解到,辖区居民阿某之前在辖区屠宰场工作,目前有1.2万元工资未结清,现因生病住院急需用钱。该屠宰场老板比某却称阿某在工作期间多次预支生活费,金额早已超出原本工资,双方各执一词。
对此,“向阳花小分队”在“风铃调解室”内向阿某和比某了解具体情况。原来,阿某和比某是兄弟俩,弟弟阿某责怪哥哥比某区别对待,给自己发的工资比其他一同上班的同事要低2000元,现在自己急需用钱,希望哥哥尽快结清缺少部分工资。而哥哥比某无奈解释,弟弟阿某上班期间一直是包吃包住,且日常开销均由他承担,因此比其他员工要低。阿某依旧坚持清算账目,结果清算后发现哥哥比某给自己的远超工资。
“向阳花小分队”调解人员一边安抚两人情绪,一边从亲情角度劝说双方,引导双方换位思考、经过3小时调解,阿某终于释怀,握住哥哥的手说着抱歉,而哥哥比某也舒心一笑,让弟弟常回家陪陪父亲。至此,这场兄弟间的工资纠纷在“向阳花小分队”温暖的话语中得以圆满解决,亲情也在调解中得以修复。
为提升全民法治意识,沙湾市公安局不断拓展法治宣传职能,构建“线上线下+普法”社会治理新格局,线上打造“指尖普法平台”,通过短视频、直播等方式以案释法,持续推出“移动法治讲堂”“方言土语话安全”“反诈夜市”“楼院故事会”等沉浸式宣传活动;线下联动各相关部门通过“精准滴灌+沉浸体验+全民互动”的普法新模式将安全知识送到家,实现了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舆论效果的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