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印发的加强新时代公安派出所工作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实施预防警务,将派出所工作重心转移到源头防范管理等基层基础工作上来。各地公安机关积极探索走好“主防”之路,切实履行好保一方平安的职责任务——
泰州:民警身心“沉下去” 群众满意度“提上来”
加强基础管控机制改革
市县两级基础管控中心均进入实体化建设和试运行,中心对基础要素类型归并整合,社区民警一次上门即可精准、高效完成工作任务
今年一季度,江苏省泰州市公安局姜堰分局派出所绩效榜单出炉,俞垛派出所五类可防性案件发案同比下降50%,电信网络诈骗案发案数同比下降50%,群众满意度达98.89%。
得益于基础管控机制改革的成功推进,泰州社区民警最大限度“沉”入社区,有力助推“派出所主防”高效落地。泰州市102个派出所五类可防性案件发案、治安案件发案均实现了大幅度下降。
在今年全市公安工作会议上,泰州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刘宇轩提出,将“派出所主防”理念贯穿于基层基础工作全过程,以深化基础管控机制改革为抓手,大力推行主动警务、预防警务。
目前,泰州市公安局完善了基层派出所“两队一室”设置、职责和运行机制,其中最直接的变化是加快了“一村(格)一警”全覆盖,推动社区民警由“在所值班”向“社区上岗”转变。
要素整合,社区警务“轻装上阵”
去年以来,泰州市公安局市县两级基础管控中心均进入实体化建设和试运行,基层派出所完成了“两队一室”(综合指挥室、社区警务队、案件办理队)机制改革。
基础管控中心是基层基础管控任务的“总调度”“过滤器”,是派出所承接基础管控任务的唯一部门。中心对各警种的任务按照“人、地、物、事、网、组织”等基础要素类型进行归并整合,让社区民警一次上门即可精准、高效、有序完成工作任务。社区民警脱离了办案,腾出更多的时间做实基础工作,将传统的社区警务由“摸排式”转为“接单式”,由“全量治理”转为“靶向治理”。
下沉社区,警务工作高效完成
“锦联社区警务室,请汇报今天工作完成情况。”
“今天采集信息35条,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50人,处理矛盾纠纷2起,均已调解完成,汇报完毕。”
……
7月7日,姜堰分局三水派出所所长丁友进在综合指挥室通过视频系统“点调”全所的11个社区警务室,各社区民警通过系统汇报工作进展情况。
目前,在泰州市公安局大数据整体框架下,民警通过手持移动终端接受指令,已完成、待完成的工作事项一目了然,清楚自己在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怎么做。
李楠岚管辖的锦联社区是个大型拆迁安置小区,人员结构较复杂,且老年人居多。“老年群体防范力不足,我准备组织志愿者举办反诈宣传晚会。”李楠岚说,指令说要在近期开展反诈宣传,她有充足的时间去把工作做到位。
海陵分局城西派出所民警张大戎兼任运河社区民警,今年一季度,共化解群众矛盾23起,开展反诈宣传850人次,走访群众280人,采集各类信息1770条……
一大批像李楠岚、张大戎这样的优秀社区民警,下沉到服务群众的第一线,深耕社区责任田,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任务。
多元共治,构建基层治理共同体
社区民警下沉社区后,带动整合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社区治理,实现了警格与网格、警务与政务的深度融合,构建起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
去年以来,泰州市公安局在东兴镇试点推行“警格+网格”深融治理,会同镇党委政府,在东兴派出所内建立指挥中心,破解乡镇综合指挥体系较弱、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不强等难题,打通了与公安大数据系统连接的“最后一米”。
同时,东兴镇成立社会服务中心,吸纳东兴派出所47名辅警作为首批网格治安员,并招募物业门卫、商铺业主、社区医生、货车司机等数百名志愿者作为网格信息员。网格信息员“吹哨”,各类信息快速通过专业平台上传至指挥中心研判。
东兴派出所“警格+网格”深融治理,是全市“派出所主防”、社区民警领跑探索群防群治工作新格局、降低发案率的一个缩影。泰州公安还探索了姜堰“锦联社区”智慧治理、兴化全景社区管控平台、高新高港“红袖标”等多个模式,汇聚起群众参与平安建设的强大动能。
目前,泰州公安与29家保安、物业公司签订“警物联勤”协议,成立1524支小区巡逻队,吸纳保安队员2.4万名,实现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
(中国警察网记者赵家新、通讯员马洪建、张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