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黑龙江省穆棱市某半导体科技公司的5名技术人员急需出国培训,通过网上预约,两天就完成了签证办理。穆棱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队副大队长孙洪彬送证上门后,该公司负责人金明星连用3个“没想到”表达惊喜与感谢:“没想到申请如此便捷,没想到办理如此高效,没想到民警会主动送证上门。”这种精准对接企业需求、提供便捷服务的做法,正是黑龙江公安机关构建全链条护企安商新生态的生动缩影。
企有所呼,警有所应。黑龙江公安机关全面推进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和执法规范化建设,将深化能力作风建设、提升执法司法质效转化为助企发展新效能,通过提升执法精度、提高服务温度、拓展保障深度,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公安动能”。
近日,哈尔滨市公安局平房分局民警辅警走访辖区企业。程志 摄
提升队伍综合素质
在素有连接东北亚和走向亚太地区“黄金通道”之称的绥芬河口岸,“3999771”俄语服务热线被俄罗斯客商称为“安全密码”。这是绥芬河市公安局口岸派出所的“俄语110”服务热线。口岸派出所有5名精通俄语的民警,全所民警的办公桌上都备有俄语词典,提供24小时俄语接警服务。这项实践折射出黑龙江公安机关提升履职能力的系统布局。
黑龙江公安机关着力实施“素质强警工程”,去年组织政治轮训、专业训练、比武竞赛等培训133期,培训3.8万余人次。他们创新入警训练模式,将新警岗前培训融入公务员初任培训,同步推进年度法考助考,构建符合现代化要求的专业队伍。
能力提升、观念转变带来服务质变。黑河市某进出口公司年贸易额近5亿元,业务量大。黑河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主动上门,为其开通“绿色通道”,批量办理车辆注册等业务,切实保障企业发展。自去年3月开通“绿色通道”以来,企业物流成本大幅下降,出口量显著增长。
“安全管家”及时解决企业诉求
去年11月,在漠河市红河谷寒地试车基地开展的冬季试车活动,吸引了全国各地上百家企业。漠河市公安局交警大队联系8家试验车企相关负责人召开座谈会,介绍了寒地试车相关要求及注意事项。
“试验车辆需要统一到车管部门备案,取得试验车临时牌照后方可上路行驶;要遵守交通秩序,严禁酒驾醉驾等交通违法行为。”漠河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副大队长王志佳悉心叮嘱。座谈会结束后,执勤交警带领试验车企负责人实地踏查试车路线,提示注意事项,从源头上筑牢“安全堤坝”。
黑龙江公安机关推动防控阵地前移,在重点企业设立警务室,选派民警担任企业“安全管家”,协助企业制定安全防范清单。去年以来,他们落实领导干部包联走访企业机制,累计包联企业1000余家,开展走访活动1500余次,解决企业诉求2300余件。同时,他们制定行政检查权责清单,科学安排检查频次,入企检查次数下降49.8%,实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今年1月,黑河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接到辖区某粮食加工企业报案,称去年在某外贸公司订购了小麦700吨并支付了货款,1年多来该外贸企业百般推脱,至今未交货。经查,涉案外贸企业在无履行合同能力的情况下,通过大肆收取订货款实施合同诈骗。查明真相后,黑河市公安局经侦支队迅速启动追赃挽损机制,抓获犯罪嫌疑人,为企业挽回损失112万元。
聚焦执法司法质效和法治化营商环境双提升,去年以来,黑龙江省公安厅组织13个业务警种部门,通过充分调研、反复论证,先后制定《全省公安机关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实施方案》等17份文件,确保各项工作落实有目标、推进有章法。
4月10日,哈尔滨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民警走进辖区某公司,开展预防企业职务犯罪专题讲座,进一步增强企业和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这是黑龙江公安机关加强法治宣传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黑龙江公安机关依托“政务服务宣传月”“警营开放日”等系列活动,通过新闻媒体、网站以及微博、微信等渠道,广泛宣传保护企业合法权益的政策措施,加大释法说理力度,进一步提升普法效果,推动形成“打击+预防+服务”的全链条护企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