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5月4日,是属于中国青年的“高光时刻”:一群心怀“国之大者”的青年,发起震古烁今的运动,由此重塑了一个国家的命运。
五四风雷,激荡百年。在这个属于青年的节日,回望历史、告慰先贤,成为华夏儿女的共同自觉。五四精神穿越时空,在神州大地上荡漾、奔涌,滋养着无数有志青年的心灵。
春风浩荡之中,我们纪念五四运动、铭记五四精神,也致敬公安队伍里的那些年轻人——一代又一代青年民警辅警慷慨踏歌、挺膺担当,以“青春之我”接续奋斗,才有今日平安之中国,才有今时“强国有我”之底气。
(一)青年者,国家之魂。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
五四运动中,中国最优秀的年轻人奋起救国。他们的青春,是大爱中的觉醒,是立志后的奋斗。
1951年,17岁的崔道植登上入伍的列车,如愿加入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他至今清晰记得,入党时,指导员送给他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崔道植最喜欢书中的一句话:“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胜负之征,精神先见。植根于青年崔道植心间的种子,正是他矢志奋斗、报党报国的开始。从军营到警营,70年如一日,初心不改,他用生命践行理想,书写了中国“刑警之魂”的传奇。
火热的青春,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鼓舞青年:“青年怀壮志,立功正当时,此时不搏更待何时,责任担当,舍我其谁!”
负重长跑、雪中狙击、战术突击、搜索围捕……这是新疆女特警冯瑞的日常。去年8月,28岁的她在“尖刀·使命”2024年全国公安特警挑战赛中,获得女子手枪实战射击科目亚军。
“那些成千上万次的训练,关系到在反恐处突关键一刻,我们是否能承担起职责使命。”冯瑞说,“我生长在新疆。父辈们辛勤建设的、生我养我的沃土,现在理应由我们来守护。”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
理想信念,从来不是简单的口号,而要在火热的实践中体现。只要国家和人民一声召唤,总有青春的藏蓝身影挺身而出。
洪水滔滔,河南民警杨旭恒勇救51人,被巨浪冲走10余小时后奇迹生还。他说:“不后悔!谁让咱是警察呢!”
脱贫攻坚一线,公安部民警田智主动请缨,前往贵州普安棉花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开启了“心中的长征”;
滇川交界,藏族民警鲁茸取扎常年同风雪相伴、与万物争氧,因为“总要有人来这里守护啊”;
……
抗洪、抗震,救灾、救人,援边、扶贫……一代代青年民警辅警在党的引领下,前赴后继、勇往直前,留下了一个个感天动地的瞬间。
(二)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
从“青年之文明,奋斗之文明也”的思考,到“与人奋斗,其乐无穷”“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迈……时代场景变换,中国青年的奋斗印记清晰可见。
习近平总书记寄语青年,“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
高原腹地,狂风呼啸。
六月春天到,八月雪花飘;一年四季风,天天穿棉袄。这是对卡昝河恶劣天气的真实写照。塔吉克族民警阿思里别克就驻守在这片高原大地。
戍边10余年,翻达坂、蹚冰河,为牧民送药品,帮牧民找牲畜……只要牧民需要的,阿思里别克都管。有一次,牧民马叔骑马摔伤来电求助,信号断断续续。他和派出所同事全员出动,奔波了一个小时才找到他并送医救治。
身处边关,但阿思里别克知道,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中国,他们就是祖国的界碑。
奋斗,是“润物细无声”的守候,也是“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执着。
云岭雄关,见证丹心。
遭遇毒贩恐吓、潜伏摸底对峙、与毒贩生死搏斗……这些影视剧中的桥段,是移民管理警察杨翔最真实的日常。
一次,杨翔组织侦查员赴中缅边境执行任务。抓捕犯罪嫌疑人时,他冲在最前面,将逃跑的毒贩扑倒并控制,当场缴获毒品94千克。将人带回后,杨翔才发现,膝盖已被整块磨破,鲜血染红了裤子。
奋斗,无关地点,而在于一种生命状态。
2022年,天津科信民警高永龙带领团队刻苦攻关,开发了提供深度数据支撑的“5110”服务热线。无论是警情处置、案件办理还是巡逻盘查,天津民警拨通“5110”,就能得到“7×24小时”的支援。服务热线开通两年多来,日均提供数据服务1500余单,基层民警实战效能大幅提升。高永龙说,他将和战友继续努力,让科技创新为公安工作插上腾飞的翅膀。
青春无边,奋斗以成。从林海田野到海岛边疆,从飞驰列车到里弄街巷,放眼中国,广大青年民警辅警奔忙在新时代的广阔天地里,把青春热血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三)只有为人民作出了奉献的青春,才会留下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回忆
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毛泽东同志指出,共产党人要为人民利益而牺牲奉献,“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
2024年4月10日,陕西民警史礼海处理一起醉酒滋事警情,为保护村民壮烈牺牲。同年7月5日,新疆库车辅警阿力木·热合曼将3名落水者救上岸后,被水流冲走,因公殉职。
党的二十大以来,广大公安民警辅警恪尽职守、日夜奋战,为确保社会大局持续稳定,付出了汗水乃至鲜血和生命。
“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每当公安队伍流血牺牲的消息传来,这句话总被提起。
这是定格在2024年的一张张青春的面庞:33岁的史礼海、20岁的阿力木·热合曼、27岁的武霖、39岁的李燮……这些远去的背影、舍生忘死的大义,人民没有忘记,共和国没有忘记。
青春之火,为祖国燃烧;青年之心,为人民跳动。
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这支属于人民的队伍,在旗帜引领下,在人民需要时,“勇往奋进以赴之”。
为当好青少年“护苗人”,上海社区民警陈梁顺重点结对帮扶25个孩子,还带动上海300余个派出所组建社区少年服务队,形成覆盖全市的关爱帮扶网。
在西藏定日6.8级地震中,辅警伦珠痛失一子一女,强忍悲痛赶往受灾严重的古荣村,全身心参与抗震救灾,因为“有很多人需要帮助,我应该干点什么”。
厦门铁路乘警郑薇薇有一个习惯,将老弱病残孕等重点旅客信息,记在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每次巡视都一一询问他们是否需要帮助,被称为“最美乘警”。
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历史的坐标上指引青年一代:“你们年轻人,处于一个伟大的时代,有着这么伟大的目标,生逢其时,为之奋斗吧!看你们的了!”
如何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用汗水成就希望,靠奋斗创造未来,是广大青年民警辅警永恒不变的回答,也是创造更大奇迹的信心所在、底气所在、力量所在。
人们说,青春是最美的歌。足下有热土、心中有信念,新一代青年民警辅警必将书写和咏唱无愧先辈、无愧时代的青春之歌。
五四青年节,致青春、敬未来,愿你平安顺遂、向光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