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小南街路口,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第四分局民警苏跃及时劝导没有戴头盔的骑电动自行车群众。
2024年6月1日,新修订的《成都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实施。苏跃表示:“条例首次将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强制佩戴头盔纳入监管。法规的完善为基层民警执法提供了明确依据。”
近年来,四川省公安厅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始终把法治公安建设置于突出位置,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公安工作“深耕善治”,依法施治促发展,规范执法护平安,推动四川法治公安建设迈上新台阶。
循良法解难题 强化顶层设计
良法是善治的前提。
1月3日至5日,一场围绕《四川省道路交通安全责任制规定(草案代拟稿)》的论证会召开,四川省公安厅法制总队、交管部门的专家骨干和省司法厅相关部门人员围坐一起,大家热烈讨论。这是四川公安机关近年来推进法治公安建设的缩影。
深入实地考察调研、多层次座谈研讨,系统整合基层民警、社会各界的建议诉求;积极与人大法制工作机构、政府法制机构沟通协调,推动基层迫切的公安立法项目纳入全省立法规划计划;健全公平竞争审查、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等机制……为破解执法中的难题,四川公安机关强化顶层设计,建立健全多维度深化法治公安建设机制。
从制度保障到实践指引,四川公安机关让一线执法民警履职有底气、干事有抓手。
2022年5月1日,四川公安机关推动《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实施办法》落地实施,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主责、社会参与的治理格局。宜宾市公安局反恐怖工作支队民警李彩芹说:“依据实施办法,我们去年4月联合高校开发的《提高反恐意识、共建安全屏障》云课堂已覆盖数万学生,实现了法治建设与社会共治的多元协同。”
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四川公安机关推动相关立法部门一体化协同推进法规规章“立改废”。近年来,《四川省禁毒条例》等4部法规生效施行,《四川省旅馆业治安管理办法》等2部规章全面修订,4部法规依法废止,34件行政规范性文件宣布失效。
“科学立法体系既为打击违法活动提供法律支撑,更为社会治理确立了规范准则。”四川省公安厅法制总队有关负责人表示。
优执法促办案 提升治理效能
“效率太高了。”3月17日,西充县公安局晋城派出所民警运用行政案件快办机制,不到24小时办结一起盗窃案。这起案件展现了四川公安机关执法为民的初心。
实施《四川省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发布97部执法教学视频、制定320余项制度规范、调整权责清单、公布执法目录……四川公安机关锚定“优执法”,通过“执行—反馈—优化”闭环,推动执法体系持续升级,实现规范与效能的“双向奔赴”。
执法办案模式的创新,让四川公安机关高效办案优势更加凸显。
“不仅节约办事时间,还省了路费。”领到被拖欠工资的程先生说。原来,2024年11月6日,程先生向资阳市公安局雁江区分局报案,称老板拒不支付他的工资。接到报案后,民警5小时就找到了涉案老板并进行处理。高效的背后,源于雁江区分局推出的非接触式远程“云取证”执法新模式,让远程询问、讯问、辨认、调解等更便捷。
“此次学习让我们进一步学深悟透习近平法治思想……”2024年12月20日,四川省公安厅厅机关100余名党员民警到成都市公安局青羊区分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现场学习。四川公安机关常态化开展法治业务大练兵,不断深化执法主体能力建设。截至2024年底,全省在职民警基本级执法资格考试通过率超过97%,1551名民警取得高级执法资格,建成执法办案管理中心188个,实体化运行基层所队案管室680个,83个县级公安机关执法质量考评达优秀等次……这些数据直观反映出四川公安机关执法素质、执法形象、执法质量、执法效果的明显提升。
近年来,四川公安机关部署开展系列行动,维护良好社会治安秩序。2024年,全省刑事、治安案件同比分别下降25.77%、6.02%,命案现案全破,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有力度有温度 服务发展大局
自2月21日成都市推行涉企“一码检查”以来,成都公安机关依法依规落实检查制度。3月23日,某企业负责人赖先生来到龙泉驿区分局,通过扫描“一码检查”二维码确认公安机关行政检查信息,办理完业务后在执法评价栏进行满意度评价。“通过扫码就能看到面临什么检查、被谁检查、检查依据是什么,公开又高效。”赖先生说。
以法为帆,护航企业行稳致远。四川公安机关依法依规保障经营主体合法权益,持续强化对涉企案件的立案监督,严格区分经济纠纷、行政违法与刑事犯罪,依法打击妨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各类违法犯罪。2024年,全省公安机关侦办各类经济犯罪案件30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700余名。
在坚守法律底线的同时,四川公安机关注重柔性执法。“公安民警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今年春节期间,西昌市公安局交管大队对情节轻微、不影响安全驾驶、可以当场纠正的道路交通违法行为不予处罚的做法,赢得网友点赞。近年来,四川公安机关持续推行轻微不罚和无事不扰,让群众从被动守法转变为主动护法。这背后,是四川公安机关执法理念的深刻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