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有福之州!七溜八溜、不离虎纠。”(“虎纠”系福州方言,意为福州)春暖花开,福建省福州市的福山郊野公园人潮涌动。作为新晋的热门景点,不少市民来此踏青郊游、休闲品茗,享受春日暖阳里的闲暇时光。
专职警务室、巡逻电瓶车、一键报警装置……福州市公安局鼓楼分局五凤派出所努力做实郊野公园的治安防控,守护着这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高市域社会治理能力”,并对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出明确要求。当前,福建公安机关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以赶考的姿态,积极参与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创建活动,以圈层查控、单元防控、要素管控为“四梁八柱”,实现治安防控由动态向多维、由被动向主动转变,不断夯实社会大局“平安基石”,力争交出一份党和人民满意的历史答卷。
“漳州110”民警在路面巡逻。(资料图片)
严密圈层查控 过滤风险隐患
日前,泉州市公安局台商投资区分局接到报警求助,称有一名群众在海边垂钓,因海水涨潮被困于礁石之上,情况十分危急。张坂派出所民警在分局指挥中心的支援下,立即调度警用无人机,使用热成像技术,快速找到被困人员,并通过无人机投放救生设备,成功将受困群众救回岸边。
“辖区岸线复杂、景区景点多、渔业活动频繁,反偷私渡、安全防范等任务艰巨,我们创新搭建‘岸海一体化’智慧防控平台,有效整合岸海治理力量,常态化开展‘点、线、面’圈层巡防,严厉打击犯罪、及时排查纠纷、全力化解隐患,极大提升了沿海基层治理水平。”台商投资区分局局长郑为太说。
“闽在海中。”这句话出自《山海经》,生动描述了福建拥有的绵长海岸线。“岸海一体化”智慧防控平台,正是福建公安立足区位特点,大力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亮点之一。
近年来,福建公安按照“陆路、海岸、空中”立体整体防控要求,构建“环省”“环市”治安防控圈,不断严密圈层查控,逐圈逐层过滤风险因素。
“我们已建成具备多维采集、布控预警、态势感知等多功能公安检查站、堵截卡点781个,火车站、客运站等站点互联网接入管控率达100%。”福建省公安厅治安总队总队长叶文玉介绍。
2022年,福建省社会治安呈现“三降一升”良好态势,即违法犯罪警情数、刑事警情数、治安警情数分别同比下降5.9%、34%、3.6%,刑事案件破获率同比上升9.9%。福州获评“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全国禁毒示范城市,泉州4次蝉联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最高奖项“长安杯”。
做牢单元防控 力争止于未发
4月8日18时许,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漳州古城景区内熙熙攘攘,市井中升腾起浓浓的“烟火气”。此时,正在附近巡逻的漳州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直属大队民警苏伟宝的对讲机内传来指令:“古城附近有群众争吵,请尽快前往处置。”2分钟后,民警顺利抵达现场,一番耐心调解后,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
如此快速接处警,得益于“漳州110”创新推出的“四警四化”警务机制和全息作战体系。近年来,漳州市公安局按辖区面积、人口、警情数量、治安状况等要素,将主城区划分为12个警区,路面常备16个巡逻梯队,屯警街面、动中执勤、就近出警。
“2022年,主城区90%以上的警情我们在5分钟内到场,10分钟内到场率100%。即使路面再拥堵,摩托车梯队也能在第一时间快速抵达。”巡特警支队直属大队大队长李斯祺说。
参照“漳州110”勤务模式,漳州在全市城区实行巡特警网格化巡防,派出所深入推进“两队一室”改革,农村落实“一村一警务助理”,全域快速联动、区域联勤、整体布防。
“目前,全市28个大网格、49条主干线实现联勤联动新机制,有效缩短了出警半径,大大提升了出警速度。”漳州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副主任孔鹏说。
“再快一秒”是“漳州110”的永恒追求,“止于未发”是福建公安的使命担当。近年来,福建公安立足单元防控,构建起“实兵+感知”“脚板+键盘”的立体全域防控体系,推动全省警力进一步向基层一线前置,警网融合进一步深化,群防群治队伍进一步壮大,社会整体防控力量进一步增强。
截至目前,福建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智慧街面警务站147个、智能警务室361个,并以此为依托,以点带面加大街路面巡防力量投放,日均投入警力达1.5万人次。2022年,福建全省接处警快速反应率为93.8%,同比上升6%;全省三类可防性案件同比下降61.75%,群众安全感率保持在99%以上。
扎实要素管控 借力科技赋能
4月10日一大早,方晨阳就驱车来到了沙县铁路采石场爆破点。作为三明市公安局沙县分局治安大队民警,定期到辖区危爆物品场所巡查是他的工作常态。
只见方晨阳掏出手机,点开“危管助手”App,对照平台上的监管检查清单,逐项认真检查。“这个监控视频未对准爆破作业面,无法实时监测爆破情况,存在安全隐患,要马上整改。”在他的督促下,施工方当场修正。
随着福建基础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爆破作业现场点多线长面广,安全监管任务重、风险高、压力大。针对这一现状,福建公安机关积极向科技要警力、求突破,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探索“互联网+民爆安全监管”新模式。方晨阳手机上的“危管助手”App,就是近年来福建公安创新推出的危险物品“一体化”安全监管平台。
“该平台互联共享公安、应急、商务、市监等16个部门,汇聚枪支弹药、易爆物品、管制刀具等12类危险物品的22个系统数据,实现危险物品全流程监管。”福建省公安厅治安总队政委陈财安介绍。
治安要管好,要素要盯牢。近年来,福建公安紧紧围绕“人、地、物、事、组织、网”等基本治安要素,以“传统+科技”为手段,全面汇聚各类治安要素信息,深化数据研判分析应用,实现依法管控、精准管控和动态管控。同时,扎实推进“平安家园”建设,加大公共区域、涉险区域等智能感知设备布建整合力度,组织开展景区和非景区景点安全管理专项行动。2022年,全省坠崖、溺亡等警情同比下降90%。
记者手记:奋力当好“人民的保护神”
福建,以“福”命名,包含着八闽百姓对幸福的期盼和追求。安全,是幸福的前提和基础,福建公安责无旁贷、使命在肩。
采访过程中,记者用镜头捕捉基层民警的身影,用笔尖记录寻常百姓的评价,用脚步丈量平安建设的宽度,真切感受到党的二十大精神正在福建公安落地生根,深刻体会到他们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决心信心,亲眼见证了他们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奋勇交好答卷的担当作为。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福建公安正深入开展“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努力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奋力当好“人民的保护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