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纵深推动“政务服务优化年”走深走实,去年以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公安局锚定“建设一流营商环境”工作目标,坚持“线上+线下”“传统+创新”“四轮驱动”,在保障民生、护航发展等方面打出“组合拳”,用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实举措,以省会公安担当全力护航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做强线上办理 延伸网办服务半径
为持续开展“一网通办”建设工作,哈尔滨市公安局组织治安、出入境等警种部门开展网办事项“大摸底”,根据“能上尽上”原则,将更多高频事项纳入“一网通办”范畴。
治安支队创新网上办事渠道,在全省率先推出网上开具临时身份证明、网上办理无犯罪记录证明、电子居住证签注服务,方便群众办事,累计已开具无犯罪记录证明10.2万件、网上开具临时身份证6372件、受理群众上传电子居住证信息5351条。
针对近年来保安员流动性大、新就业保安员多,导致办证需求量增大的实际,治安支队全省首创电子保安员证系统,实现了生成的电子保安证可在“e冰城”App授权查看,目前已核发49000余个保安员证。
此外,出入境管理局在全省首创将换发补发出入境证件纳入“全程网办”,实现了满足条件的哈尔滨市户籍居民换发补发出入境证件,由“只跑一次”提档升级为“一次不跑”。目前,已累计为全市居民办理换发补发出入境证件2237件。
做精线下服务 满足群众企业需求
为向广大市民群众、市场主体提供优质线下服务,哈尔滨市公安局聚焦群众、企业需求,改革创新、突出实效,将线下服务做精做细,最大限度提升群众、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紧密围绕人民群众“就近办、跑一趟、进一窗、找一人”的强烈期盼,哈尔滨市公安局通过整合警力资源提升服务效能,在主城区选取5家试点单位,下放户政、交警、出入境共计82项业务权限,实现群众“就近办、马上办”,纵深推进“一窗通办”试点改革工作走深走实。2024年9月2日运行至今,已通过“一窗通办”成功为全市居民办理各类业务6632件。
根据企业院校同期出境、集中办理的需求,出入境管理局安排专人专窗专时段,集中为27家企业和26所院校提供专场办证服务。同时,聚焦“寄递物流”新业态热点难点问题,为送餐员、快递员、邮政人员开设驾驶证考试专场。目前,已累计组织考试39场,并为2600余名相关从业人员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各项科目考试。
为方便群众异地学习生活、干事创业,交警部门全面落实车辆全国通检,累计服务20万多名车主跨省异地检车,并在邮政、保险公司网点、银行等部门开通交管服务,累计设立机动车检测站149家、邮政代办车驾管业务网点17个、警保联动车驾管服务站5家、年均业务办理量近20万笔。
做实传统手段 提升日常工作质效
哈尔滨市公安局立足公安职能作用,兼顾管理与服务、打击与预防并重,以扎实的措施、踏实的态度、务实的作风,不断提升公安工作质效。
组织18个区、县(市)公安局“一把手”以及各警种战线,通过实地调研走访、召开座谈会等方式与企业保持密切对接关系,为企业提供“一对一”“定制化”“精准化”服务。去年以来,共收到企业反馈诉求303条,通过包保领导采取现场办理、跟踪督办等有力举措,目前303条企业诉求全部得到解决。
组织经侦、刑侦、食药环侦等部门,坚持推进挪用资金、职务侵占、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侵害知识产权等侵害企业权益经济犯罪案件快侦快破,最大限度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当好企业的“护航员”。截至目前,共破获各类侵害民营企业权益犯罪案件179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17名,为企业追赃挽损2848.25万元,以高质量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
坚持以“两队一室”建设为载体,组织社区民警开展“七进”活动,以“定点宣传+流动宣传”的方式,通过发放宣传资料、设置展台等多种形式,进行普法宣传,真正做到“面对面上门、心贴心入户、点对点预防”。
做优创新举措 打造公安亮点品牌
为最大限度确保“政务服务优化年”提质增效,哈尔滨市公安局不断创新监督、服务举措,通过整合资源、靶向施策,全力打造冰城公安亮点品牌。
创新工作举措、拓宽举报途径,结合“办不成事窗口”建设要求,于2024年9月20日制作并组织全市公安机关治安、出入境、交警、监管、接报案大厅等共计413个窗口单位张贴“政务服务扫码直达”科技码。同步建立健全三级流转办理工作机制,确保企业群众扫码投诉后,在三个工作日内予以办结。
为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治安支队与市市场监管局共同将企业公章制作纳入全市财政预算,全国首创为全市范围内新开办企业免费赠送包含企业名称章、财务专用章、合同专用章的三枚印章。此项可为企业节省近500元。截至目前,已累计为4.56万家企业赠送18.3万枚公章。
出入境管理局于今年正式启动全省首个公安出入境敬老一站式服务区,配备了功能齐全的窗口式照相板及填表机,窗口照相板镜头能够随意升降且占地面积小,成像速度快、成像质量高;窗口式填表机具备高速人脸识别、智能语音引导和人体感应功能,全面提升了公安政务服务能力。